你现在的位置: 中大教工 > 2012年第4期 > 中大人文

困境、坚持与贡献——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电影《忠诚与背叛》讲述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一片白色恐怖时,面对中共内部的背叛与忠诚,分裂与坚持,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的王荷波书记和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杨匏安,在多种压力的情况下,要求成立共产党的监察机构,并履行监察机构职能的故事。观看这部影片,我得到的启发是:在困境时要坚持信念,才能成事,才能有所贡献。
   1927年,王荷波和杨匏安要求成立党的监察机构,面临两大困境。一是来自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二是来自共产党内的不同意见。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中共像范阿根、林广顺、徐云天等党员,经不住十里洋场花花世界的诱惑,欠下赌债。他们或者投靠汪精卫伪政权,参与谋杀中共领导人;或者出卖中共领导人,以换取钱财还赌债,谋求阔绰的生活。他们的背叛使中共骨干力量遭受威胁。在这种困境下,王荷波和杨匏安向党大会提出设立共产党的监察机构的提案。要通过这个提案,不仅有共产国际代表罗易的反对,也有来自共产党高层领导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同意还是反对这个提案?每个参加党代会的党员都面临选择,尤其对王荷波和杨匏安来说,怎样使大会通过这个提案就成了他们的使命。在党代会召开前,他们先争取党内有积极影响的人,如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员的同意或签名支持,在言论和人气上造势。另外,由于叛徒的出卖几乎致使党代会开不成的残酷现实,也使党代表们意识到成立监察机构的必要。由于王荷波和杨匏安的不懈坚持,不断地争取,党代会最终通过成立监察组织的提案,并赋予这个组织维护党的纪律、执行党的任务和清理变节分子的神圣使命。监察机构成立后,首先处理共产国际代表罗易把党的机密文件交给汪精卫伪政权的事件,要求共产国际召罗易回莫斯科,离开中国。其次,由于李大钊等共产党的精英在北京遇害,监察机构的领导人王荷波亲自赴京查案,惩办泄露李大钊行踪的人。在处理这个案子时,王荷波不幸被捕,但他在被捕前成功地清除了变节党员徐云天。
  从中共监察机构成立的背景和建立的过程,我体会到,做成一件事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在困难中对信念的坚持。王荷波就坚信共产主义事业不是显赫一时,而是会取得最终胜利的。他和杨匏安都负责党的第一线工作,他们曾经与敌人刀枪相拼,在恐怖气氛下发表与敌手针锋相对的言论,他们都经历随时被暗杀、被逮捕,随时面临流血的生命危险。在白色恐怖中,他们敏感地意识到为了保证党的安全,必须有一个组织,专门负责处理出卖和背叛党的人。由于具备对形势的敏感性,他们提出建立监察组织的设想,在共产国际代表反对和中共高层领导没有明确表态时,他们在困境中坚持并说服其他同志赞成这个提案,终于使提案在大会上通过,并且这个机构一直沿用至今。历史证明,监察机构对维护党的纯洁和维护党的正义起到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与1927年共产党的处境大不相同。共产党现在是执政大党,我们现在是盛世,社会繁荣;但我们也面临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人生追求和选择多样化的困境。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现实众多价值观面前,怎样坚持职业理念?怎样为建设国家出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该坚持服务国家,建设学校,把自己的社会价值最大化的职业理念。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仍然是多事之秋,目前我国要解决的国际问题很多,其中日本和菲律宾都与我们争夺海岛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怎么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怎么做到“祖宗基业,寸土必保”?怎样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同时,也做好国内的“维稳”工作?对我们图书馆员来说,在有争端的国际大环境下,在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并存的国内环境下,为专家队伍整理好每一份资料,为国家文化建设保管好每一册文献,服务好读者,克服工作中的惰性,用对时事的敏感性指导工作,保持工作的先进性,保证每一天都完成平凡又意义非凡的任务,就是我们对职业理念的坚持,就是我们的人生选择,就是我们对国家和学校的最大贡献。
  所以,在不同的价值观并存和不断出现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职业理念,服务国家,为建设学校出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电影《忠诚与背叛》给我的启发。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