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 易汉文
中山大学是20世纪中国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并以其英名命名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中山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学风。在新世纪里,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大人只有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努力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居国内一流前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高水平、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才无愧于中山先生的英名、无愧于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海内外校友。
2004年,中山大学将迎来80岁华诞,学校也将举行一系列的活动,隆重、热烈庆祝建校80周年。这项活动我们认为不应该把它作为一阵风,逢五逢十搞一阵,而是要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将它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大精神,增强凝聚力,经常性的大事来抓。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的建议:
一、学校应该建立一座“展览中心。”中山大学展览中心集校史、党史、档案、成就于一体,通过校史、党史、档案、成就展览来展示中大的光荣历史、革命传统与优良校风学风以及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弘扬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纪念前辈,鼓舞来者。展览中心应设在校园中心区,全天候开放。对全校师生员工起爱校爱国教育作用,增强中大人的光荣感,使命感与凝聚力;对校外参观者其介绍中大、了解中大、宣传中大的作用。
原中大校史室,由于场地狭小、加上没有专职人员负责,与中大的悠久历史和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原中山大学与原中山医科大学已组建成新的中山大学,校史展览更应进行重大的修改与补充。目前,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的校史馆都由档案馆负责,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如果学校增加档案馆的人员编制、拨给专项经费,档案馆就能够承担校史馆的工作,相信档案馆也有能力搞好校史馆的工作。因为档案与校史是相通的,通过档案能够不断更新、充实校史展览的内容。
二、在校园内设立名人苑。学校应为鲁迅、郭沫若、陈寅属、姜立夫、梁伯强、陈心陶等中大大师级的名人塑像。将这些名师的塑像安放在名人苑内,激励后人。同时,在校园建一幅院士墙,将在中大学习、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院士的相片及业绩镶在院士墙上,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奋斗目标。
三、出版“中大丛书”。这些书除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外,还可赠送给来宾、校友,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重大的知名度,让国人、世人认识中大,了解中大。校史方面的,我认为可以出:1.文明路时期的中大;2.石牌时期的中大;3.动荡时期(迁校云南、粤北、粤东时期)的中大;4.今日中大;5.中大校史;6.中大党史;7.中大史料集等。此外,还可以出中大名师、中大骄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