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育强国梦 工会组织大有可为
近来,“中国梦”三个字引发亿万中国人的共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也赋子我们工会工作者更加重大的责任和更加光荣的使命。不久前,在全总机关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号召各级工会组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当今的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历史经验表明,教育对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显然,“中国梦”也包含着“教育强国梦”。
新形势、新要求给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当前教育改革现状之间的差距?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由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化解。实现教育强国之梦,我们任重而道远。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需要消除旧体制下形成的各种弊端,对办学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逐一改革。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各级工会除了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参与改革实施方案的讨论和制定,还必须履行引导职能,协助学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化解学校管理层与教职工之间、职工与群众之间的各种矛盾,帮助广大教职工认清形势,摆正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引导教职工支持改革、维护改革、投身改革。
教育强国梦既体现国事民生的宏大主题,也关系个体生命的日常生活。职工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尤其在当今阶段,凡涉及职工利益的劳动关系矛盾都是大问题而非小问题,都不能掉以轻心,迫切需要各级工会突出维护职能,主动作为,依法推进“两个普遍”,坚持和发展教代会制度,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在住房、评职、调资、聘用、社保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上,敢于反映教职工的意愿和呼声,为包括人事代理制教师、派遣制教师、合同工、农民工等编外人员在内的广大教职工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构建健康、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人事关系。
每个教职工都有一个“我的梦”。无数个“我的梦”汇聚起来,才会成就精彩无限的教育强国梦。各级工会应着力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满足广大教职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以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为重点,开展群众性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培养造就一大批教学能手和业务尖子;要以规范教学行为、树立教师形象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科技创新、扶贫支教、回报社会等活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展示广大教职工的时代风采。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让我们以激情点燃理想之火,以实干铺就逐梦之路,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实现教育强国梦而不懈奋斗!
(摘自2013年第4期《中国教工》)
(发布时间:201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