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工 会 | 教代会 | 女教职委
研究探索
学习资料
  工作交流
首页 > 研究探索 > 学习资料 > 筑牢“连心桥”

筑牢“连心桥”

  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全面展开。为民是宗旨,务实是作风,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才能取信于民。工会工作的关键在于干部心中有没有群众,有没有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工会是教职工的群众组织。群众组织的根本特性,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但这并不意味着群众组织就天然不会脱离群众。工会干部的作风问题关系工会的形象,关系会员群众的人心向背,更关系着工会组织的兴衰成败。我们一定要克服工会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坚决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思想上尊重教职工群众,感情上贴近教职工群众,作风上深入教职工群众,行动上依靠教职工群众,这样才能筑牢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连心桥”。
第一,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切实在联系教职工群众上下功夫,着力增强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法制化、社会化和长效化。工会干部必须眼睛向下,多办实事,深入群众,看一看教职工的真实生存状况,听一听他们有什么烦心事,问一问他们有什么利益诉求和呼声建议。注意观察总结,善于把握教职工心理,综合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多种方式方法,以民主和法治的手段帮助教职工排忧解难。
第二,在广泛组织教职工群众上下功夫,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要加强工会组建工作,提升组建质量,壮大工会组织,把广大教职工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之下。要着力研究新形势下深化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提高教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大力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为广大教职工创造更多的展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与舞台。
第三,在积极引导教职工群众上下功夫,大力提高教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工会要在全社会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主旋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激发广大教职工“立足岗位做贡献、脚踏实地促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先进的企事业文化和教职工文化,不断满足广大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四,在竭诚服务教职工群众、维护教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上下功夫,积极构建服务教职工群众的工作体系,主动依法科学履职,让教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教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工会要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天职,正确把握广大教职工根本利益、现实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间的关系。要特别重视解决教职工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推动解决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关注困难教职工、非事业编制教职工等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古人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工会干部要把群众的冷暖感受时刻放在心上,转变作风就有了方向,改进工作就有了动力,就一定能更加牢固地筑起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连心桥”。
(摘自2013年第8期《中国教工》,略作删节)

(发布时间:2013-10-28)

版权所有:中山大学工会  地址: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  邮政编码:510275  电话: (020)84111291  传真:(020)8411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