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国在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五)
(接上页)
(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促进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在伟大的事业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强烈的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求实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大动力,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要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切实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崇尚和学习一切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知识,爱护和培养一切为社会主义事业竭诚奉献的人才,鼓励和倡导一切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要进一步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以劳模的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操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激励全体职工把聪明才智全面展示出来,把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各级工会要认真研究劳模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培养劳模、选树劳模、表彰劳模、关心劳模的机制。加大培养工作力度,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劳模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反映时代特点、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奉献精神的先进人物。同有关部门一起,做好对劳模的推荐、评审和表彰工作,加强对劳模的宣传和服务。切实关心和爱护劳模,积极推动劳模政策的落实,并适应形势的发展提出新的政策建议。坚持分级负责、分级管理,通过建立劳模基金、劳模疗养休养基地等,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对遇到特殊困难和离退休老劳模的实际问题,要协助有关方面加以解决,让劳模感到在岗奉献无尚光荣,离岗退休深感温暖。同时,要加强对劳模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使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的共识,时代的新风。
(四)加快工会组建步伐,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职工队伍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工会组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要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加大工会组建工作力度,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推动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工会组建与不断变化的企业状况相适应,会员发展与不断壮大的职工队伍相统一,组织体制与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要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会组建工作。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参与协调非公有制经济、民办非企业单位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任务十分紧迫;进城务工人员是工人阶级队伍的新成员,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巩固工农联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工会组织予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把他们进一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其中许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同样需要工会组织的关心,其合法权益同样需要工会组织的维护。要继续做好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工会组织的整顿、重建工作,坚决制止、纠正随意撤并工会组织和机构的行为。要进一步加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事业单位和机关的工会工作,积极探索发挥作用新的有效形式。要充分认识县级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县级工会工作,突出工作重点,更好地为基层和职工群众服务。上级工会要加强对县级工会工作的领导,努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县级工会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加强乡镇、街道、社区工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工会组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起来,才能真正保持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才能切实维护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职工的具体利益。
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重视基层、活跃基层,为基层工会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坚持分类指导,抓好试点,通过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带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尊重基层工会的首创精神,重视发挥好基层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企事业实行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进一步完善基层工会领导干部民主选举制度。巩固和发展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基层工会要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围绕企事业发展的难点、职工关心的热点,针对职工队伍的变化,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和“双爱双评”等活动,满足职工多样性的需求,努力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
(五)以改革精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在新世纪新阶段,工会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完成肩负的各项任务,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实践“三个代表”、服务工作大局、切实履行职责、职工群众信赖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会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勤于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要强化创新意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奋发有为,埋头苦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强化群众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怀着深厚的感情,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与要求,了解他们的安危与冷暖,敢于说真话、报实情,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信赖的家,使工会干部真正成为职工贴心的人。
加强调查研究,增强研究能力,提高调研水平,通过开展深入扎实的调研活动,及时提出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党委报告,向政府(行政)反映,更好地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深化工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和交流的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工会干部和各种人才更好成长的机制。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好地方工会主席。推进工会廉政勤政建设,使工会领导机关和工会领导干部置身于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中。
重视和加强产业工会建设,了解国外产业工会的发展动态,发挥我国产业工会的独特优势,不断探索和总结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工会工作新路子和新经验。要进一步理顺组织体制,明确工作职责,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围绕产业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解决涉及本产业职工利益的政策性问题,积极探索产业工会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改革和完善组织领导体制,探索形成科学民主、高效务实的运行机制和自上而下的服务体制。理顺集团与大企业工会、乡镇街道一级工会的组织体制,有效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推动男女平等,切实做好维护女职工特殊利益的工作。推进工会信息化建设,加强工会信息统计工作和基础工作。依法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加强工会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工会经费审查审计工作,切实履行审查经费收支和财产管理的职责。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要认真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继续加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劳动界的交流与合作,巩固和发展同港、澳爱国工会组织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维护和促进香港与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继续扩大同台湾地区工会和劳动界的交流往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决反对“台独”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们相信,在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中国工会在国际事务中要继续奉行“独立自主、广泛联系”的方针,大力开展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国际劳工组织等多边国际活动,努力增进与各国工人和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不断扩大中国工会的国际影响,共同致力于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工会运动新秩序,为推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和维护工人权益的进步事业,作出不懈的努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党的十六大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也为工会组织明确了工作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新局面,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3年10月10日)
(发布时间:2003-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