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
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强震。灾难发生后,我校领导及各附属医院领导第一时间多次积极主动向政府请缨。
按照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有关团体要求,我校附属一院、二院、三院、五院、六院组成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从5月13日~8月26日我校先后派出了12批医疗队、共103名医务人员紧急奔赴四川灾区,他们中有医生、护士、技师、管理人员、司机;有的是教授、博士导师、院长;他们来自各专科:外科、内科、急诊科、皮肤科、心理科、传染科、康复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尤其是5月13日晚上,我校第一支医疗队的12名医生星夜奔赴四川,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乘冲锋舟经水路、徒步进入重灾区——映秀镇。我校各批医疗队员们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一曲曲抗震救灾的生命之歌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山一院年轻医生的一份前线遗书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中山二院的一名护士成为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代言人,代表广东省医疗队在人民大会堂作了英模报告并在全国进行了巡回演讲。我校附属医院医疗队的事迹多次被中央及地方各级电视台和报纸播出和刊登。
据不完全统计,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各医疗队在灾区共走访了46个乡镇,数十个村,探访31家医院,接诊咨询者﹑救治病人共约14798人次,抢救危重病人508人次,开展手术726台,进行特殊治疗和特殊护理约2006人次。医疗队还总共带去了总价值约183.68万元人民币的药品、医疗器械及生活物资。
此外,按照广东省卫生厅要求,我校组织附属一院、二院、三院以及肿瘤医院组建四支共81人的医疗队配备救灾药品及物资作为后备力量;北校区民革党支部志愿者自发组织了一支10人的预备医疗队,均因上级总体安排原因暂未成行。
5月20日至6月18日,我校附属一院、二院、三院、五院和六院接收了十批共137名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伤病员,其中有来自省市其他医院的重病人和专科病人。与此同时接待、安排随行的伤病员家属127人。此外,眼科中心还接诊一名在参加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工作中受伤的武警广州市消防支队战士,肿瘤医院及口腔医院竭尽所能多次派出救护车协助综合医院赴机场接收灾区伤病员。在此期间,我校党委书记郑德涛、校长黄达人、副校长汪建平、副校长陈春声、党委副书记朱孔军及医院各级领导在第一时间来到收治伤病员的各附属医院,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灾区伤病员表示亲切慰问。至今,伤病员已全部痊愈出院。
6月9日,我校副校长汪建平和医管处处长韩玲赶赴映秀镇,慰问医疗队队员,并代表学校向粤秀友好医院捐赠了一批物资。
在这次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中,我校派出附属医院医疗队最早、合计总人数最多、专业最广,附属医院团队接受伤病员最早(全国第一批23名中的4名)、总量最多,而且其中有许多较重的伤病员,为灾区人民献上了一份份纯朴的人间真情。
(发布时间:2013-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