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工会十件事
2004-02-20
一、 我校工会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为表彰在工会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激励广大干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在中国工会十四召开之际,中华全国总工会作出关于表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全国优秀荣誉工会积极分子的决定:授予首钢总公司工会委员会等800个单位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我校工会和全国22所高校工会分别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这是我校工会继2000年被中国教育工会授予"全国教育工会先进集体”称号之后,再次荣获全国性荣誉称号。
二、 成功召开中山大学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十七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中山大学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十七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于2003年7月3-5日隆重召开,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近600人出席大会。广东省教育工会主席詹必富应邀出席大会并致贺词。会议听取并讨论勒黄达人校长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会议审议、通过勒刘美南副书记、工会主席所作的学校工会工作报告贺罗永明常务副主席所作的学校工会财务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审议《中山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规程》、《中山大学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规程》、《中山大学工会委员会委员、常委、正副主席替补的规定》的决议;表决通过了《第六届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委员建议名单》、《第六届教代会福利工作委员会委员建议名单》和《中山大学第六届一次教代会、第十七届一次工代会决议》;选举产生刘美南等41位同志为中山大学第十七届工会委员会委员,选举刘妙森等13位同志为校工会常委会委员。刘美南当选为主席、罗永明为常务副主席,韩梅、赵俊梅为专职副主席,李宏新、赵过渡、唐仕波、梁碧玲、曾园山为兼职副主席。选举产生提案工作委员会、福利工作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
会议期间,广大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就学校在改革、发展和建设中教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提案、意见和建议,校领导出席会议并听取了各代表团讨论情况的汇报。
三、 成功召开中山大学首届女教职工代表大会
2003年7月5日上午,中山大学第一届女教职工代表大会隆重召开,148名女教职工代表出席了大会。大会由闫小培教授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萍同志代表学校党政致辞;广东省教育工会副主席、省女教职工委员会主任钟黎明同志致贺词。校工会副主席、女教职工委员会主任黄飞红作女教职工工作报告。会上,全体代表以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举产生了中山大学第一届女教职工委员会委员。赵俊梅当选为女教职工委员会主任,薛玲、卓冬青、任建芬、黄秀英当选为副主任,马芝蓓等10人当选为委员。据悉,在全省高校中召开女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唯有我校。
四、 二级"双代会"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建立二级"双代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学院、单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途径。在各学院、单位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分工会、直属部门工会主动配合,积极开展“双代会"的筹备工作。截止2003年12月31日,在全校31个学院、单位(新组建单位除外),已有27个学院、单位先后召开了届中或首届"双代会",占学院、单位总数的83%。其中,有12个学院、单位是在2003年召开首届"双代会"。
五、 分工会、部门工会"教职工小家"建设取得好成绩
为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意见》和广东省委关于工会组织要"固本强基"的指示精神,校工会把加强"教职工小家"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点工作来抓,并采取校工会与学院、单位共建小家的办法,从自筹资金中拿出30多万元,支持各学院、单位"教职工小家"的硬件建设。各学院、单位党政工领导对此十分关心和支持,在教学、科研、办公用房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腾出场地,建起了工会办公室、职工俱乐部和教职工文体活动室,为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保证。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已完成"教职工小家"硬件建设的单位有:附属一院、附属二院、附属三院、肿瘤防治中心、眼科中心、化学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机关分工会、珠海校区、地球科学系、政务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环境学院等15个单位。
六、 我校教职工抗击非典取得突出成绩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校医务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作出突出贡献。附属一院、二院、三院获"广东省抗击非典模范单位",附属一院呼吸内科等12个集体获"广东省抗击非典模范集体",附属二院后勤保障组等12个集体获"广东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31个集体获"广东省抗击非典嘉奖集体";附属三院护理组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附属一院护理部等3个集体获"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中山医学院微生物实验室等4个集体获"南粤女职工文明岗";15个单位获"广州市抗击非典模范集体",12个集体获"广州市抗击非典标兵集体",31个集体获"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集体"。邓练贤、范信德、林浩然、李建国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邓练贤获"全国白求恩奖章",邓练贤、范信德获"人民健康卫士"称号,伍卫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黄子通等4人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黄艺仪等12人荣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江丽芳等5人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女职工",王乔凤等2人荣获"广东省五四奖章",徐烟莲被评为"广东省模范共青团员";18人荣立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77人荣立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810人荣立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128人被评为"广东省抗击非典先进个人";18人被评为"广州市抗击非典模范",78人被评为"广州市抗非标兵",938人被评为"广州市抗非先进"。
七、 我校工会参加省级以上论文评选文数、获奖数名列全省第一
我校工会、数计学院、化学学院、附属一院、眼科中心、环境学院等单位的工会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研究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思考新时期高校工会履行维护职责的新方法、新途径,撰写论文近20篇。在2003年度广东省教育工会直属基层工会调研成果44篇论文评选中,我校工会和分工会共提交14篇论文参评,获得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优秀奖11篇,论文参评数和获奖数均名列全省高校第一。
八、 校工会兼职副主席、附属二院梁碧玲教授代表广东省教育工会出席中国工会十四届代表大会
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3年9月2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我校工会兼职副主席、附属二院梁碧玲教授作为广东省教育系统唯一女代表,出席了中国工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九、 女教职委参加省总工会女工委"读《护士长日记》"征文活动获"组织工作奖",创建"女教职工文明岗"活动获省教育工会"最具创意女教职工活动"评选一等奖
我校女教职委以学习先进,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为主题,发动全校女教职工参加读《护士长日记》征文比赛,共收到参赛文章87篇。校内获奖优秀征文推荐参加全省女职工"读《护士长日记》学抗非英雄 立足本职岗位争当排头兵"征文比赛,化学学院张艺的《同心协力 众志成城》及护理学院张俊娥的《真的猛士》两篇文章获"优秀征文奖",我校女教职工委员会获"组织工作奖"。
为激励女教职工在岗位成材、岗位建功、为建设一流大学贡献聪明才智,校女教职委组织二级女教职委开展创建"女教职工文明岗"活动,化学学院党政办分析研究所联合文明岗等12个单位被评为校"女教职工文明岗"。在11月11日召开的省教育工会"最具创意女教职工活动"评选会上,校工会副主席、女教职委主任赵俊梅以我校女教职工文明岗创建活动为主题进行了演讲,该项活动被评为省教育工?quot;最具创意女教职工活动"一等奖。
十、 我校教职工羽毛球代表队参加广州地区高校羽毛球比赛获得亚军
2003年12月21-22日在暨南大学邵逸夫体育馆举行广州地区高校教职工羽毛球比赛,暨南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20所高校代表队参加了比赛,我校羽毛球协会组队承担本次比赛任务。经过奋力拼搏,我校教职工羽毛球代表队获得亚军。
(2004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