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校护理学院荣获“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称号;孙逸仙纪念医院唐亚梅教授入选南粤巾帼十杰(省三八红旗手标兵),深圳附属学校喜获“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2024-03-06
近日,广东省总工会印发《关于表扬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的通报》,表彰了一批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中山大学护理学院获评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

广东省总工会关于表扬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的通报
“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中山大学护理教育始创于1913年的广州博济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历经110年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优秀的办学传统和良好的办学声誉,是国内第一批、华南地区最早开展高等护理教育的学校,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培育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

护理学院创办110周年庆祝大会
经过多年的发展,护理学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9年,护理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等。2020年通过教育部护理学类本科专业认证,获得有效期8年的最佳成绩。2023年,我校护理学获批新增设的博士后流动站,护理学科首次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第45名,位列中国内地第三名。

护理学院教职工合影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目前教职工有34人,其中女职工29人。专任教师19名,拥有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12人,其中女专任教师17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组成了护理学院优秀又强大的女教师团队。2名教师为爱思唯尔中国区护理学高被引学者,3名教师当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院长彭俊生教授牵头的项目“胃肠肿瘤多学科融合创新诊疗体系的构建与推广应用”获评第五届广东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原院长尤黎明教授主编的《内科护理学》第6版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李琨、赵娟娟、陈志昊三位女老师在2023年全国青年教师技能竞赛中获团体二等奖。在护理学院这个集体中,妇女顶过半边天。她们兢兢业业,甘为人梯,把人生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护理教育事业,屡创佳绩,是爱岗敬业的典范。
3月4日,由省妇联主办的广东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4周年大会暨“高质量发展 巾帼在行动”事迹分享会在广州举行。会上表彰了第十三届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2023年度广东省三八红旗手(集体)。我校孙逸仙纪念医院唐亚梅教授入选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现场分享了她奋斗追梦、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感人故事;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荣获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
第十三届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唐亚梅教授
唐亚梅,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脑科学中心主任、神经科学科带头人。201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6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曾获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神经内科医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第七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及多项省部级课题;在相关领域多个高水平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数71篇;授权专利6项。曾获邀于美国神经科学年会、冷泉港亚洲胶质细胞会议发言。研究成果直接推动国际指南修订,并牵头制定中国放射性脑损伤诊治专家共识,主编专著3项。

唐亚梅教授(左四)入选第十三届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
以研究推动临床,建设重大脑病研究平台
唐亚梅教授1995年就读于中山医科大学(后合并入中山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班,2002年毕业后留校工作,2007年获得博士学位,期间赴美国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进行联合培养。带着想要探索大脑奥妙的想法,唐亚梅教授踏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20余年来围绕华南地区高发的鼻咽癌放疗后所致放射性脑损伤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包括脑血管病、痴呆等,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在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革新、发病机制的探索方面不断取得创新性突破。
同时,唐亚梅教授积极投身于神经科的建设工作,秉承“以研究带动临床”的理念,搭平台、给工具、教方法、优体质,大力发展临床研究,打造特色专科。期间筹备建设了脑科学中心、逸仙人脑组织资源库和脑疾病大数据平台,为脑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广阔平台,并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脑科学大会与同道进行交流,进一步扩大科室影响力。任职神经科主任期间,带领科室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完成国家二级癫痫中心评审,获批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介入进修与培训基地名单,推动脑损伤、脑血管病、神经介入、认知障碍等多个亚专科均衡全面发展,积极承担重大脑病防治的社会责任,朝着建成“特色突出、技术全面、治疗创新、影响广泛的神经医学中心”的目标迈进,。

唐亚梅教授牵头筹备建立脑科学中心、逸仙人脑组织资源库和脑疾病大数据平台
内培外引,诲人不倦
为了保持神经科的新鲜活力,唐亚梅教授坚持“内培外引”双轮驱动建设模式,筑牢人才之基提升医研硬实力。内培方面,为年轻医生量身定制高质量发展之路,因材施教,引导年轻一代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外引方面,通过引进学科带头人、博士后等,不断壮大临床和科研团队,吸纳前沿技术资源。在唐亚梅教授的带领下,2023年度神经科共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立项数创历史新高,代表着神经科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
“唐老师真的是一位尽心尽力的好老师!”学生这样感激她。每周一次的组会是唐亚梅教授与学生们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平台。她引导学生通过每周的文献研讨会或者不定期参加神经科学会议,追踪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领域的进展。她培养学生论文写作的逻辑思维,助力学生在科研路上勇往直前。在她的指导下,有多名学生在硕士、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毕业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站前特别资助等项目。

唐亚梅教授团队
“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是一所由中山大学和光明区委区政府合力打造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办学总规模达132个班、可提供6180个优质学位,是深圳市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职工335名,其中女性教职工236名,占教职工总数的70.4%。广大女性教职员工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学校高质量、高速度、高标准的发展发挥了“半边天”作用。

深圳附属学校全体教职工合影
学校先后荣获2023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2023深圳市三八红旗集体、2022深圳市教育先进单位、2022深圳市科创教育特色学校年度奖、2022深圳市营养与健康学校、2021深圳市科创教育示范学校、2020深圳教育创新示范学校等179项殊荣。

深圳附属学校荣获“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学校切实落实党的教育思想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每周行政会议的第一议题为党的理论学习内容,女教职工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女教职员工深入年级组、学科组和课堂,了解并服务于师生的学习和成长;借助“主题党课”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团员发展工作,吸纳政治思想向上、学习勤奋刻苦的同学加入团组织,增强党团凝聚力,以“党建带团建带队建”,以“党建带工建”,实现党群一体化。学校先后获2022全国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2023年度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校、2022深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人气口碑优秀案例、2021深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立德树人示范项目等荣誉。
巾帼不坠青云志,百舸争流勇争先。坚守教育初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全体女教职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齐心协力,甘于奉献,强力推动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彰显磅礴生动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女性之精神,在行业领域中发挥着先锋弄潮的示范作用。
(图文来源:护理学院、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