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走在寻找真理的路上
中文系 廖思媚
时光汲汲地流逝了,眨眼间工作已近两年时光,无数次往返于康乐园,感受着四时美景,三月里马岗顶的杜鹃如期绽放,四月里康乐路上紫荆花吐蕊,七月里东湖的荷花恣意盛放,而布满康乐园的榕树四季亭亭如盖。康乐园里,每一处都印刻着大学生涯的回忆,每一处都潜藏着曾经感动过自己的声音,时不时冒出来,“杜鹃花发,惺亭长记”是毕业时导师赠言,在每个杜鹃花开的日子,益发清晰;“康园无雪,空惹雪梦无痕”是老师念过的诗,在寒风瑟瑟的日子会忆起,让我体会到康乐园无处不在的美和诗意。
六年的时光过去了,若海旁的青葱时光,珠江水畔的峥嵘岁月,记忆中无数光影重叠,却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岁月。记得开学典礼上,第一次听到校训,第一次听到校歌,第一次听到中山先生说过的话:不要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从此便明白了原来在狭隘的自我世界以外,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明白了原来在独善其身之外,还有着兼济天下这样更豁达的胸襟。还记得毕业典礼上,陈春声老师引用雅斯贝尔斯的话,“做一个精神的贵族”,那一刻,在纷纷攘攘的离别季节里,感受到了保持心灵的澄澈和诗意的美,更懂得了精神的追求,将是我们立身的根本。还记得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赠与我们的中山遗训:“学海汪洋,毓仁作圣,大学毕业,此其发轫。植基既固,建业立名,登峰造极,有志竟成。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勖哉诸君,努力自强”。在那一刻,明白了永远葆有一个值得追求的理想,并践行于世,是中大对每个中大人的期待,也应该是每个中大人的追求。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中山先生手书校训,八十多年来,激励着无数中大学子走过康乐园的春华秋实,无数学子在中大的学习生涯中感受、体悟、践行着这一校训。而我,在这六年的学习工作中,慢慢体悟出这平实的十字校训中丰富的内蕴:永远走在寻找真理的路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通向真理的为学之道,而笃行是践行真理的为人之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与笃行的结合,则是知与行的统一,为学与为人的统一,它们都指向同一个追求:真理,追求真理,并且践行真理。
第一次到校区的图书馆,看到了汗牛充栋的书,体悟到了庄子式的恐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怎样追求无限的知识?怎样在知识的海洋里,求得真理,获得精神的自由?博学慎思真能引领我们走向自由王国吗?无数次在知识的世界里,感受到个人的渺小,世界的阔大;以人蚂蚁般的想象力、有限的时光,追问宇宙中永远没有答案的问话,是不是也有些夸父追日的苍凉和飞蛾扑火的悲壮?古人期待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否可能、意义何在?康乐园的岁月里,在课堂中与师长交流、在阅读中与古人今人对话,慢慢明白:真理不可到达,只可以无限逼近。从我们开始追问起,就走上了一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路,而我们永远在路上。每一次到达的地方都只是中点,到达的同时意味着尚有更多的发现在前方等着我们,但我们永远无法预计前方会是什么,将是什么。我们走在路上,时时希冀着发现一些事实与真相,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寻求更多的确定性,疑惑却一路追随。我们在上路之前就已明白,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但我们依然要出发,真理的殿堂一路向我们召唤,自由的神庙一路向我们召唤,为了做一个精神的贵族,做一个精神自由的人,我们静听内心的声音、探究世界的本原,不懈探索、不懈追问,为此不惜形销骨立、衣带渐宽。学海汪洋,纵使不可饱览它的壮阔,但我们依然愿意带着一颗虔敬的心、用我们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遨游其中,窥得其中一番风景!
怀揣着一些梦想,带着一丝忐忑,开始了在康乐园为稻粱谋的日子,不敢妄言造福社会、福泽世人,却时时记得毕业时老师们的教导:葆有值得追求的理想,并践行于世。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每个人都成了个人价值王国里至高无上的主人,定义自己的价值和原则,但是坚持并践行值得追求的原则和理想却比以往的每一个时代都要艰难。我们不断遭遇到来自外部世界关于价值和原则的质疑,这种质疑同时又引发了自身的怀疑,无疑这些冲击和怀疑也比以往的每个时代都要来得激烈,但是保持内心的一片净土,却是活在任何时代里的人都不可或缺的立身根本。在风云激荡的现实世界里,是做一个追求普遍价值的随波逐流者,还是做一个坚守自己信念的不合时宜者,这个貌似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的存在无需置疑,也并不容易解答。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人生选择题,同时在描画自己的人生蓝本,选择不同,人生也大相径庭。庆幸的是,在康乐园里我找到了依然在践行自己价值王国的真理的人,他们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与追寻,稳坐群书四合的书斋,守着清静与冷落,几十年如一日做自己的学问与研究;纵使外面的世界已风云突变,他们从未远离自己的内心,他们坚持的是:此心安处是吾乡。从他们的人生历程中,我明白了,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做个普通人不难,难的是做一个有使命感、有追求的普通人。真正通达智慧的人,不要求其他人践行自己的标准和原则,却在尊重他人的标准的同时,不断地审视自己、坚持自己的原则。这种坚持发自内心,同时不会因任何变故或者触动而更改。知与行、为学与做人,在他们身上,不可分离。
还记得海德格尔说过:人,要诗意地栖居。我想,他说的栖居大概不仅是美学意义上的诗意栖居,更多的是价值哲学意义上的诗意栖居,走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应该也算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诗意栖居吧。
(本文在我校“校训解读”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