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08年第2期 > 前线纪实

“带着胃药我也要去救灾前线”


  四川强震,震撼着全中国人民的心,更牵动着全体医护人员的心。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不断深入,震区卫生防疫工作也开始进入决战阶段。“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党中央向卫生部门发出了动员令和进军号。5月1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卫生部、卫生厅紧急通知,要求迅速抽调两名感染科专家,组建广东省医疗队院感分队当晚赶赴震区,开展震区卫生防疫工作。

    千里请缨,我是党员让我去

  “我是感染科医疗副主任,传染病的治疗、预防,舍我其谁?”——当医院正紧急商议派送人选时,远在贵阳主持学术会议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医疗副主任崇雨田教授千里请缨、主动请战。大家都知道崇雨田经常是带着胃药出差的,但他义无反顾:“我是党员,灾区人民牵动着我的心,带着胃药我也要去。” 肩负着三院人的重托与深情,他只身一人从贵阳直飞成都,比从广州出发的大部队还早到2个多小时抵达成都。

   地动山摇,挡不住前进步伐


  5月18日,以崇雨田为队长的广东医疗队院感队10人与山东队10人汇合,经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于夜晚10时到达重灾区广元市。19日晨再接指示,即时启程,赶赴重灾区的最前沿青川县。一路地动山摇,崎岖颠簸,却阻挡不住大家前进的决心和步伐。就在队伍到达青川不久,一次5.4级余震导致广元往青川道路堵塞,泥石流与医疗队擦肩而过。

  饱受地震摧残的青川县满目疮痍、触目惊心。一间间损毁倒塌的房屋,一张张凝重无助的面孔,深深地震撼着崇雨田的心灵。即使是从事临床工作多年见多了生老病死,面对此情此景,他仍不由自主地哽咽起来。“灾难已够深重,即使再苦再累,也一定不能让疫情有侵袭之机,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他含泪暗暗下了决心。

   隐患重重,防疫已迫在眉睫

  “由广东医疗队负责青川县人民医院的院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并辐射至乡镇。”——在崇雨田亮出了广东医疗队院感分队“皇牌”:“我们有院感及传染病临床治疗专家”后,指挥部最终作出如此决定。
  青川县人民医院基本已倒塌, 医务人员和伤病人员全被安置在附近一所小学的球场中,成了帐篷林立的“战地医院”。医院的消毒设备几乎全埋于废墟里,基本消毒条件不具备;自来水及下水道系统受损,厕所中的污物无法排走,尽管部队已每天喷洒杀虫剂及消毒液,但仍难以控制细菌及苍蝇的滋生;病人、陪护人员、居民高密度聚住,交叉感染性大,情况甚忧,稍不留神,疫情将一触即发。如何靠有限的消毒药品及条件来进行防疫工作,崇雨田面临又一重大考验。
  消毒物资缺乏,他就地取材,先进行煮沸灭菌,后依靠仅有的消毒剂对医疗器械进行浸泡消毒。他在临时搭起的炉灶旁亲自为煮沸灭菌掌握“火候”,在长时间的烟火熏攻下,原本洪亮的嗓音变得干涩沙哑。
  防疫工作必需全民行动,他多次冒着余震威胁,在危楼之间奔波汇报情况、反应意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争取更多的医疗用药。返回安置点后,他又立即带领队员开展院感防控工作。在他的高效带领和全体队员的辛勤努力下,以及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助下,诊病流程逐渐流畅,医院运作有序,灾民卫生意识提高,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紧急搬迁,于田间安扎医院

  一切工作正稳步推进,新的危机也正一步步逼近。23日深夜11时,指挥部紧急指示:安置点附近随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危险,为确保安全,医院附近的居民立即搬迁至新的安置点,而医院及医疗队次日再搬。个别队员提出立即撤离青川保安全的要求,此时崇雨田临危不乱,在向当地领导了解具体情况,充分评估形势后,召开全队紧急会议,将正确的信息告知队员,并立场坚定地指出:“一切行动听指挥,绝对不能擅离职守!”
  24日晨,崇雨田队长带领全体队员,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协助医院整体搬迁,直到深夜才最终安顿下来。凌晨时分,崇雨田的双腿因过度疲劳而痉挛,他咬紧牙关强忍着一波波的疼痛。第二天一早,他又如常起来,继续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
  25日,新的安置点还在整顿内务时,青川发生了继汶川8.0级地震后的最强余震,不少山体出现滑坡,死神再次与他们擦肩而过。
   

舍身忘我,团结战友得民爱 

  乍到青川,物质紧缺,崇雨田把仅有的床让给其他队员,自己与谢仕斌教授席地而卧;好帐篷,他优先让给队员们,把破损的旧帐篷留给自己用;没有炉灶,他亲手用砖垒,教队员们炊烟生火;为解决女队员近10天未能洗澡的难题,他想方设法搭建了“冲凉房”;在遭遇挫折,队员们精神疲惫时,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永不消失的激情,关爱同志,苦中寻乐,重燃大家的斗志……

   倾尽所能,只为能多尽绵力

  在坚守震区人民健康,严把院感防疫关的同时,崇雨田还想方设法努力为震区做更多的事。他主动利用自己仅有的休息时间,帮助青川县人民医院总结抗震救灾经验,撰写危机处理论文,并积极联系《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准备以青川县人民医院名义发表论文,以向全国介绍地震发生后危机处理的宝贵经验。同时,在他的倡议下,全体队员向青川县人民医院自发捐款,为免医院回赠,队员们决定在撤离青川县人民医院时再把款项交予医院。
  一切为了震区,一切为了灾民,他细心周到,考虑周全,倾尽所能。当地群众不胜感激,但他却说“我们做的还太少”,“真不知能否报答四川人民对我们的关爱,唯有尽力与全国人民一起努力工作才能心安。”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他率领着广东医疗队院感分队,出现在最危急的关头,战斗在最艰险的地方,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勇当震区人民的健康守卫士,为震区人民健康撑起一把绿色保护伞——他正是来自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的崇雨田!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