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13年第1期 > 女工园地

2013年“广东省巾帼文明岗”获奖单位事迹简介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五区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次突发事件中都被指定为救治病区,密切配合医院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如:
        1) 全力投入 2003年抗击SARS工作,其中邓练贤书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21位医护人员因抢救病人而被感染;
        2) 2006年5月在“齐二药”假药事件中,沉着应对,全力以赴救治病人;
        3) 2008年5月5日成立收治手足口病专区,精心治疗手足口病;
        4)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科室人员全力参加一线救灾;感五区三移病房接收病人成立救治病区,全力以赴救治震区病人,最后圆满完成救治震区伤员的神圣使命,成为广东省第一个灾区伤病员全部康复出院的医院;
        5) 2009年4月29日起至今,配合医院成立“H1N1甲流”应急病区;
        6)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县发生地震后,参加医疗队奔赴青海参加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
目前该病区仍然是广东省卫生厅指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级细菌”、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病例收治医院指定病区。
        优质的服务、崇高的医德使感染科五区累获荣誉,2003年感染科党支部获全国先进党支部,2008年获得中山大学“女教职工文明岗”称号。岗位负责人王乔凤更是其中典范,曾获2003年广东抗击非典一等功、广州抗非模范、广东五四青年奖章、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等殊荣。

 

        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致力于打造优质服务品牌,通过成立产科“急救先锋队”,时刻待命救治危重孕妇及患儿、开创以“五心”创“五星”的优质护理服务等举措切实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富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加强科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舒心的诊疗、住院环境,早在1995年时便顺利通过国家爱婴医院评审。
        该科室的多项工作均属国内首创。1999年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复发性流产专科”,为众多不孕及复发性流产患者传福音;筹建国内首个胎儿医学中心,开辟国内产前诊断及胎儿医学研究事业新天地;2007年实施了国内大陆地区首例双胎妊娠一胎脐带电凝减胎术;同时于2009年9月建立早孕期母胎妊娠疾患筛查,探索适合中国孕妇的遗传咨询模式及方法,为国内优生优育服务开辟了新的天地;开创国内孕期营养指导专科,关注宫内环境对成人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推广“健康营养从宝宝抓起”的围生期保健理念。
        在竭力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该科室在科研、教学上也取得骄人的成绩。2010年,妇科与产科均获全国首批“国家重点专科”。目前科室主要骨干有方群教授、王子莲主任医师、王琼教授、梁润彩教授等,由她们所主持开展的科研教学项目包括中国人群G6PD位点抗疟优势选择的研究、客家人G6PD基因位点单体型域的研究等国家级、省级项目多达数十项,在国内外妇产学科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出版了《妇产科检验诊断学》等研究专著,学界影响力非凡。
        在全体女职工努力下,妇产科屡获校内外多项荣誉,其中包括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重要奖项。

 

        肿瘤防治中心门诊导管专科护理组(以下简称“导管护理组”)自2007年10月正式成立以来,旨在为广大住院及门诊部的患者提供PICC导管置入术;PICC导管及其他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输液港的维护;处理PICC导管相关的并发症;提供导管维护咨询及健康教育等服务。
        从2007年10月到2012年10月,导管护理组已完成PICC置管病例4500例,置管数量每年成几何倍数增长。同时增加的是导管维护量,目前已达到月均1800余例。导管护理组还参与了院内外PICC疑难置管及并发症处理的护理会诊,共计600余例。同时,导管护理组亦为儿童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现已成功完成80例。
        在开展服务的同时,导管护理组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创新,陆续进行了很多护理研究,其中包括:B超引导下辅助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应用探讨;B超引导下结合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与常规PICC置管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PICC置管术后敷料过敏的病人的护理干预;PICC相关性血栓的研究等。
        导管护理组同时也是广东省静脉输液治疗的培训基地之一,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PICC专业操作示范部门,承担着全中心的PICC的教学工作和中心静疗护士和全国进修生的带教工作,为临床输送了大批的护理精英,使PICC置管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到目前为止,导管护理组接收来自澳门、内蒙古、江西、安徽、广西及广东省内各个地区共125名进修护士。
        此外,导管护理组还开通门诊患者及家属化疗前置PICC导管的咨询服务,也为带管出院的患者提供专业维护指导,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附属第五医院财务科收费处共有30个收费窗口,收费员共49名,其中女职工41人,占84%。在财务科直接管理下,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注重理论知识更新,努力为患者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
         重培训、强素质。财务科紧密结合财会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财务理论和业务培训。每年财务科定期安排财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将《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作为一项重要学习内容,使全体人员对财务业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比技能、创品牌。财务科收费处每年定期举办以“比技能,促服务”为主题的收费业务技能比赛。通过技能比赛,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带动学习氛围,促进科室人员之间团结协作、互助互爱。
        聚人心、树信念。财务科收费处每月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针对在服务患者中遇到的问题,让大家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应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每年财务科收费处还会定期组织财务收费人员进行户外活动,包括探访社会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参加各项关爱社会的团体活动,不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交流,还推动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调动起和发挥出女职工们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一直以来,财务科收费处全体人员秉承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的校训,以“便民、为民、利民”的服务原则,为广大患者提供满意、周到、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患友的一致好评。
 


         附属第五医院特诊科共有医务人员15名,其中医生3名,护士12名,党员8人,团员4人。自2011年3月获珠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以来,特诊科坚持“强特色、重内涵、更开放”的创建理念,努力践行“竭尽所能,让服务感动你我他”的服务承诺,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科室实行分工管理,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树立典型,表扬先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在健全制度的同时,科室鼓励成员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增强专业素质。科室现有本科以上学历5人,占33.33%,大专学历6人,占40%,多人获青年岗位能手、院级先进个人和市级表彰。
        在每月的满意度调查中,特诊科连续多次满意度为100%,先后收到病人赠送的锦旗数面,书面表扬40余次。2010年6月被选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科室”,8月荣获“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一等奖”,2011年3月荣获珠海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2011年5月荣获“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9月荣获“医院优质服务科室一等奖”。
        特诊科不仅注重打造完美和谐的医疗团队,更注重把团队的奉献服务精神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对贫困山区、干旱灾区同胞慷慨解囊;积极参与“三下乡”帮扶活动,为边远山区的同胞送去健康关怀;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护士黄映年已连续八年坚持每年献血一次。
        在未来的工作中,特诊科将继续坚持“竭尽所能,让服务感动你我他”的承诺,真诚关爱每一位患者,为患者、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音。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