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11年第3期 > 图说中大

张云校长与天文学教育


易汉文

   张云教授对国立中山大学的最大贡献是在校内建立了天文台并任天文台主任,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天文学人才。

   在中国高等学校中,最早设立数学天文系(后又设立天文系)和天文台的是国立中山大学。1927年初,国立中山大学以数学系为基础建立了数学天文系。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是留法天文学博士张云教授提议建筑的。早在1926年夏,张云教授就着手筹备中大天文台,并申请在观音山(今越秀山)建造中大天文台,但没有得到政府的批准。张云教授在学校的支持下,于19272月在校内新建了天文台(今广州市越秀中路广东省电影公司院内“广东科技报社”),19293月竣工。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是我国第二座天文台(第一座为1872年在上海修建的徐家汇天文台,当时称观象台),比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落成(1934年)早5年。天文台台长由张云教授担任。1935年,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新校落成,除医学院外各学院全部都迁入了新校园。1936年在石牌新校园内又建新天文台(今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1937年落成投入使用。新天文台规模宏大,面积是旧天文台的4倍。

    数学天文系和天文台的建立,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天文教学师资和优秀科技人才。叶述武、邹仪新(中国第一个女天文台长)、李国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华宗、黄用诹、叶叔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宗泽(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等著名科学家都先后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或天文学系。

    天文台的设立,对数学天文系天文组的师生的实测和科学研究起了很好的作用。中大天文台位于北纬20多度,而当时世界的天文台大多数分布在北纬40度以上,因此,十分有利于天文教学实习与科学研究工作。天文台经常性的工作主要有:太阳黑子观测、变星研究、时刻确定、经纬测量、气象观测等等。天文台于19302月创办了《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两月刊》(张云任主编并亲撰发刊词,该刊每年1卷,两月1期),该刊与外国天文台及天文学会交换出版物达140多种。此外,还出版了《广州市气象观察年刊》、《变星观测委员会年刊》。

    中大天文台的设立,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广州市经纬度的首次确定,广州市时政的主理,广东空军需用的日月出没时刻的计算,航空学校天文学的教学等,均由中大天文台人员担任。

     中大天文台的设立,使研究者能够直接参加国际天文观测与研究工作。早在中大天文台建设期间,国际天文联合会就致函邀请张云教授参加国际互助短期变星观测计划。张云教授参加了此后的工作,并取得很好的成果。中大天文台还派员参加了1933年的万国经纬测量和1936619日在苏联及日本两地日全食的观测工作。参加在日本观测日全食的是留学日本在东京天文台实习的助教邹仪新。观测地点在北海道枝幸村,任务是拍摄日食电影及定初亏与复圆时刻。中国队的观测工作情形,由《朝日新闻》记者拍摄,列入世界新闻,在东京各电影院公映。邹仪新被日本新闻界称为该次日全食观测成功的唯一女性观测者。

   张云教授在天文观测方面也有所发现,名传国际天文学界。1946年冬,张云教授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讲 学。在美国讲学期间发现了一颗新的变星——热炭星。此新发现由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沙普利于194712月向全世界及天文台发布。为表彰张云教授的贡献,哈佛大学赠送了一台远东地区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及一批新仪器给中山大学。

    张云教授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他除了主编天文台的有关刊物外,还出版了《变星法研究》、《天文学概论》、《普通天文学》、《高等天文学》、《天文学实验》、《天文台成立始末记》、译著《星球和原子》等多部著作。撰写并发表《星之光带分类》、《造父变星之双星观》等多篇学术论文与文章。

        19417月,张云教授被任命为国立中山大学代理校长。194111月,全校性学术刊物《中山学报》创刊。张云校长亲自撰写了《发刊词》。他在发刊词中写道:“传播文化,探讨学术,是大学的重大使命”。“一个大学的存在,正是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最高学术、文化成就的表征”。“我们今天都应该排除万难,为传播文化,研讨学术而努力。《中山学报》的刊行,正是这种努力的部分表现”。张云任代理校长不到一年,19425月,教育部任命金曾澄为国立中山大学代理校长。19486月,王星拱校长因病辞职,教育部提请行政院任命张云为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当时张云教授还在国外,教育部提请由陈可忠代理。同年10月,张云回国后便辞去校长职务,陈可忠继任校长。19496月,陈可忠辞去校长职务,由张云继任。是年10月,张云去香港九龙。

    此外,张云还担任过学校教务长、天文系主任、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天文研究所所长等职务。张云教授三次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的时间累计虽然不到两年,但他为中山大学、为中国天文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片

1张云教授像

2 文明路校园内设的天文台

3 石牌校园内的天文台

4 张云教授的墨迹

5 1956年,毛泽东主席宴请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台长邹仪新(中山大学培养的学生)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