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遇 新要求 新挑战——中山大学2010年工作研讨会召开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25日-26日,中山大学2010年工作研讨会在珠海校区召开,校领导和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郑德涛书记、黄达人校长分别发表讲话并主持会议。
25日下午,许宁生副校长、黎孟枫副校长、陈春声副校长、夏亮辉校长助理分别就学校的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本科教学、科研工作进行专题发言。许宁生副校长在发言中报告了学校学科建设的机遇、目标、基础、问题以及近期工作的“突破口”,表示要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高度,抓好学科建设的规划工作和“985工程”三期的准备工作,保持我校学科建设发展的良好势头。黎孟枫副校长回顾总结了学校近十年研究生教育的成就与现状,指出要抓住教育部推进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契机,进一步统筹规模与结构、数量和质量、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体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切实做好学位点建设。陈春声副校长回顾了学校自2008年5月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学校在校区布局调整、推进通识教育、实行“三学期制”等教学改革新举措的落实情况,并指出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制订完善各项制度,使大学生“增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夏亮辉校长助理介绍了2009年学校科研工作的基本情况,指出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学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不断增强,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校总体科研实力,在科研体制和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
当天下午,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胡舒立、博雅学院院长甘阳、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松阳洲、工学院院长蒋庆分别发言,与与会代表交流各自学院、学科的发展情况,以及将来的工作思路。会议还特邀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主任柳林教授畅谈地理学科的发展。
黄达人校长对上述发言作出点评并发表讲话。关于学科建设,他指出,学科建设水平代表着一个大学的发展水平,评估其水平有六个标准:即学科方向、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条件支撑。这些都是大家应该予以积极关注的内容,而且应该早做准备,有所规划,从组织策划到最终实现都是需要非常长的一段周期,大家必须未雨绸缪。各个单位要做好学科规划的路线图,要特别明确在各个节点上所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并把这个路线图做得尽可能详细、可操作。关于研究生教育,黄校长认为稳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同时增加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校二者的比例将调整为1:1。学校和学院要“前瞻性地适应未来”,要进一步调整完善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思考学术学位的定位以及硕士生导师的遴选问题。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论文的质量把关。关于人才引进工作,他指出,大家要高度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出台以及“985工程”三期启动等教育战略规划带来的机遇,着力解决目前学院之间存在的人才引进的不均衡状态。关于产学研合作,黄校长强调要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要求,做好政产学研结合的大文章,各个学院要抓住机会,跟自己学科相近的部门去建立合作关系,向社会寻求资源,在做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壮大学科的发展。
26日上午,与会代表分成文、理、医三个小组就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等问题进行研讨。校领导分别到各小组听取意见和建议。人文学院院长倪梁康、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院长王彪、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夏丹分别代表各组,就各组讨论的情况在大会作了交流汇报。
26日下午,郑德涛书记发表总结讲话。郑书记表示,校领导、院领导代表在大会上的专题发言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文理医分组讨论非常踊跃,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很受启发。郑书记对如何做好2010年的各项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抓住新机遇。要牢牢把握当前国际、国家和区域层面的发展新机遇,重点把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实施、“985工程”三期的启动实施、医疗体制改革推进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进一步落实推进等重大方针政策,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二要明确新要求。温家宝总理在近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不同场合,七次谈到教育改革发展问题,提出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等新要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2010年成为教育改革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去年两次来学校指导工作,并对学校近期向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作出重要批示;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今年1月份来学校考察调研,对学校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三要迎接新挑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存在的软肋和不足,以“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抓好落实;要练好内功,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上下更大的功夫,着重抓好人才培养这个根本,抓好学科建设这个基础,抓好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抓好改革这个动力,抓好制度建设这个保证;要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扎实做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解决广大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不断提升学校科学发展的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各单位负责人要有国际视野,注重统筹规划,深入调查研究,善于沟通协调,积极解决问题,不断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出席会议的校领导还有梁庆寅、李萍、喻世友、朱孔军、颜光美、汪建平、许家瑞,校长助理李祥之、魏明海、保继刚。
(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