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10年第1期 > 卷首语

在改革关键时期争取更大的作为


  伴随新年的钟声,历史掀开新的一页,2010年迎面走来!
除旧布新之际,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召开了二届四次全委会议,研究确定2010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布局新一年的全会工作。强烈的紧迫感,是会议最浓厚的氛围;要在改革的关键时期争取更大的作为,成为全体与会委员鲜明的共识。
紧迫感,来自于对新一年面临形势的清醒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实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社会重点领域的改革,保障民生,防止通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教育、医药卫生被列为国家重点改革的领域,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绩效工资改革、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等正在事业单位推进……这一系列改革,既涉及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的核心利益,更关涉重大民生及国家改革的全局。
社会领域的改革相较经济领域而言,更加复杂,难度更大。如何服务好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维护好职工的切身利益?改革,迫切呼唤着工会站到利益协调的前台。改革的关键时期,考验着工会维权维稳的能力和水平。与会委员无不备感肩负的责任重大而艰巨。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江西调研时指出;“实践证明,国企改革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尊重职工,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要充分发挥工会和职代会的作用,依法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引导职工积极支持和大力参与改革。”他特别强调,“当前,事业单位也面临改革的艰巨任务,同样涉及职工权益和社会稳定,需要工会密切关注,加强参与,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改革顺利进行”。
事实上,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二届四次全委会议通过的工作报告已然就此进行了部署:要大力宣传全心全意依靠职工推进改革的指导思想,加强源头参与,努力促进将职工权益保护纳入改革方案的设计之中;积极推动工会主席进入同级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使职工的声音得到充分的表达;坚持改革方案的通过必须经过民主程序,得不到多数职工支持的改革方案不能出台;要高度关注绩效工资改革、职工养老保险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事关职工重大切身利益的改革,主动参与,及早介入,提出对策主张,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在改制转企的医院、文体团体和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独立学院、民办学院,大力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切实维护好职工体面劳动和权力。
越是改革,越是要强化民主管理。全委会工作报告把“切实保障职工民主权利,不断改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列入2010年五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提出明确要求:学校、医院、文艺团体以及科研院所的改革改制方案、绩效工资实施发放方案等涉及单位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重大事项,都应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切实保障职工在改革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逐步构建包括校(院、所)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党政工主席会议、专项工作民主对话制度在内的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体系。把职代会作为校(院、所)务公开的主要载体,确立职代会在民主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积极推广职代会票决制、代表巡视制度、听证制度、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议等制度
……
这些未雨绸缪的部署,体现出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很强的前瞻意识,人们从中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态度更明朗,声音更洪亮,措施更得力。
虽然落实工作报告中的部署任重道远,但是人们仍将期待工会组织在改革关键时期,与党政一同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争取在最小的摩擦和最低的震荡中推进改革。
(摘自《中国教工》2010年第1期)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