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09年第3期 > 中大人文

我的“三点生活”


       人是生活在不同物理空间的,不同的物理空间决定了人的生活环境和心态。我的物理空间大致是这样的:从校园外的住宅小区,到大学校园,再穿过城中村的市场回家。三个异质的物理空间点带给我不同的心理感受,我称之为“三点生活”。
       大学校园优雅而宁静,那是我工作的场所,在其中我可以读书思考,诗意地栖息。菜市场是喧闹的,但充满了生活气息,在那里,你可以讨价还价,世俗地进行交易,明白了什么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可以为了点蝇头小利,“把头低到尘埃里去”,因为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你可以下里巴人地活着,不必装得阳春白雪般高尚。而我的住宅小区则代表着家,家是什么?大概我书房中所挂的匾牌可做最好的脚注:“家是一个温馨而甜蜜的字眼,在家可以撒娇,也可以打鼾,可以舒展筋骨,也可以栽培志趣,可以毫无顾忌地回归天性,可以无忧虑地尽享天伦”,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正是此理。
       如果把学校和家比做物理空间的两个端点,那么市场就是一个连接两个端点的桥梁,我们可以从工作中得到物质报酬,也可以从家里得到精神的寄托,但倘若得到的报酬不到市场(广而言之一切可交易的地方)去消费,把买到的东西带回家里,那岂不是要坐吃山空?爱还能长久吗?所以物质和精神的东西,都需要以一种交换的形式来实现,钱不转换为可消费的东西就失去了价值,而情感和爱,没有了物质的支撑也不可持续发展,正如鲁迅先生在影片《伤逝》中所言,“爱要有所附丽”。对我而言,我既爱校园的宁静,也爱市场生活的喧闹,也爱家的温馨,谁说三者不可兼得呢?三点一线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传播学院   李庆双)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