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09年第3期 > 教师节专题

2009年全国优秀教师——凌文华教授事迹


凌文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百优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及中山大学教学名师奖。凌文华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营养膳食与慢性病关系以及分子标志物的应用。
凌文华教授自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来,他就怀着对教育教学事业的挚爱,怀着对人类健康的关切和对科研事业的追求,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努力创新。凌文华教授更以其在普通的教学科研岗位以及学院领导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任劳任怨、身先士卒、乐于奉献的精神和朴实的人格,赢得了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为师最牵情,桃李满天下”,这是凌文华教授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最真情怀和最大祈愿。很多年来,他都一贯地将最大的精力花在了授课和指导研究生上面。他强调科学、严谨的科研思维,并将其贯穿到科研和教学中去。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倡导学生尊重事实、敢疑权威。他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获取知识,更要寻找知识、创新知识;不仅要掌握丰满清晰的理论体系,更要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在他的悉心培养和教导下,已培养了多名有发展前景的中青年科学研究人才。近五年,凌教授共培养了23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包括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8年),2名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62007年)。
几年来,凌教授在其所研究的领域内取得了多项重大的研究成果:自2000年以来,先后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中华医学基金(CMB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等25项科研基金的资助,研究经费近2000万元。其主要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其中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20篇,包括Am J Clin Nutr,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J Biol ChemJ NutrBiochem PharmacolCell Immonol等国际权威刊物,这些研究成果受到了该领域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成果获得2005年省科技进步奖。
作为公共卫生学院主持全面工作的院长,凌文华教授在创新教学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他主持下,学院在改革和完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使得学院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协调发展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要求,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学院对本科生最后两年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不但解决了学生在因求职压力大频繁请假外出现象严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契合服务社会的目标,学院积极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的预防医学专业(包括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的新模式,旨在培养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场独立工作和独立进行项目设计的能力,包括:建立设计型实验教学模式及建立相关实验教材;初步尝试让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到现场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实验教学;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和全英教学相结合的模式;采用科研团队开放性实验进行预防医学本科学生专题实习的教学。这些探索和努力打破了原有的教学体制,丰富了高等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适应了公共卫生学科的发展要求和社会整体的发展要求,对学院可持续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除了在创新管理机制和教学体制方面所做的努力,凌文华教授还十分关注本科生的个人成长。从20089月开始,每个月都安排时间与部分本科生召开座谈会,了解其学习、生活现状,倾听学生对学院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这一措施对学院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调整本科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凌文华教授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成材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最根本的;一个称职的优秀的教师,不但要深爱其所专注的研究领域,更要深爱每一个学生。这种育人理念在公共卫生学院得到广泛的共识,对推动学院教育教学登上新台阶、做出新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事处提供材料)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