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09年第2期 > 前线纪实

贫困老汉患多重“心病” 抢救10余次奇迹生还


       一个人只要患了一种心肌疾病,死亡率明显增高;老汉身患多重“心病”,却奇迹生还了。近日,附属二院党委书记、心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在帮助肖先生拔出主动脉内球反搏(IABP),确定心律恢复正常和心脏感染得到控制,病情恢复稳定之后,终于舒了一口气:历经10余次的抢救,患者肖先生终于生还了!

多重“心病”,难上加难

       患者是云浮市一家医院的药剂师。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病魔把他逼到了鬼门关,而中大二院的心内科医生又把他拉了回来。
       早在六年前,他就出现了下壁心肌梗死,而被植入支架。去年年底,他则被诊断为冠心病和肺部感染,并引起了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陈旧下壁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和心律失常等多种“心病”。
       当病人被送至附属二院心内科治疗之时,“肺部的感染,让他的病情雪上加霜,用药之时,既要注意到心脏,又要兼顾肺部,颇为棘手,”王景峰教授说,患者的心律是140次/分,并且伴有血压低、心衰等症状,采用IABP治疗,恢复相对稳定。
       在病情好转,正准备出院之时,患者又因肺部感染,再次高热至40度,且出现心衰、肺水肿等情况。在经过药物处理,并再次采用IABP治疗之后,他的情况再次好转。

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抢救病人

       当医生正积极抢救病人之时,病人及其家属却开始打“退堂鼓”,表现出消极的态度,要求放弃、自动出院。据了解,患者患病多次住院就已欠下十万余元,还欠下中山二院3.6万元医疗费。
病人因病返贫的心情可以理解,出现消极的情绪也在情理之中。王景峰教授认为,患者具有抢救的价值。患者年青,是家庭的支柱;其病是由心肌坏死、心肌缺血引起的冠心病,只要有适当的治疗,可以稳定、缓解,能重返岗位。
       医院主动开通了绿色通道,在各方面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主动与病人、家属直接沟通,恢复了他们继续进行治疗的信心。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病人一直欠费。
       在恢复信心之后,患者的病情又发生了变化:频繁出现多次室速和室颤。在药物和IABP的治疗下,心律得到控制,无室速出现,而肺部的感染也得到了控制,病情转为稳定。
       王景峰教授惊讶地说,“普通病人只要患上了心肌疾病的任何一种,死亡率明显增高。然而肖先生患上多重‘心病’,在经过10余次抢救、除颤30次、停使用IABP两次,还能抢救,实属奇迹。”

                                            (附属二院党办 刘东红 吴少敏)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