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对国立广东大学的厚爱
易汉文

1.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国立广东大学礼堂演讲
中山大学原名国立广东大学,为伟人孙中山先生手创。

2.大元帅指令(一)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民主主义革命家,他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孙中山先生从历次革命斗争的失败教训和列宁所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经验中,深刻感受到:要振兴中华,必须改造社会;要改造社会,必须采取革命手段;要革命,必须培养人才;要培养人才,必须创办学校。孙中山先生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他强调:“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之本”,认为“革命的基础在于高深的学问”。

3.大元帅指令(二)
为救国救民,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适应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后革命和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月24日下令筹办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2月4日,孙中山先生又以陆海军大元帅名义,下令“着将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改为国立广东大学”,培养革命的理论和科学文化建设人才。

4.大元帅指令(三)
孙中山先生对这所自己亲手创办的高等学府极为关怀与厚爱。为宣传国民党一大制定的方针政策,用革命的理论武装干部和师生,自3月下旬起,孙中山先生10多次到国立广东大学礼堂系统演讲三民主义直至8月底才结束。6月21日,国立广东大学校长邹鲁就职典礼和原三校应届生毕业典礼举行。孙中山先生派胡汉民出席并宣读他为毕业生题写的训词:“学海汪洋,毓仁作圣,大学毕业,此其发轫。植基暨固,建功立名,登峰造极,有志竞成。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勖哉诸君,努力自强。”11月3日,孙中山先生北上前到黄埔军校作告别演说,他没有忘记国立广东大学的师生,特雇船把国立广东大学师生接到黄埔,和军校师生一起听他的演说。中山先生演讲一开始就说:“诸君今天在这地听讲的,有文学生,又有武学生”。这里说的“文学生”是指国立广东大学的学生,“武学生”是指黄埔军校的学生。11月11日,国立广东大学补行成立典礼,孙中山先生原计划出席大会并作长篇演讲,但因北上(11月13日离穗)无法亲临典礼,委托大本营总参议、广东省省长代表他向师生致训词,并亲笔题写:“国立广东大学成立训词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 孙文”。

5.大元帅训令(四)

6.大元帅指令(五)
1925年2月6日,孙中山先生以陆海军大元帅名义给广东省省长胡汉民及国立广东大学校长邹鲁颁布训令,批准将里昂中法大学海外部为国立广东大学海外部。无论是在国立广东大学的筹办过程中还是成立以后,孙中山先生都经常过问、检查、督促学校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在掌握有限的文献材料中查到,从1924年2月4日孙中山下令创办国立广东大学到1925年3月10日这1年零36天的时间内,孙中山先生关于国立广东大学的命令、训令、指令、题词及演讲等就有45件之多。“从这些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山先生身为陆海军大元帅,日理万机,不仅没有忘记教育,而且抓得很细很具体,大到学校的大政方针,小到校长的薪金和学生体育训练的器材都考虑到了。中山先生总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为学校排忧解难,他是尊师重教的楷模”(卢瑞华:《孙中山与中山大学》“序”)。一位伟人对一所高等学校如此关爱,在古今中外都是绝无仅有的。

7.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校训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东城铁狮子胡同5号寓所与世长辞。为继承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纪念伟人,1926年8月17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8.国民政府改国立广东大学为国立中山大学公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