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07年第4期 > 卷首特稿

抓住机遇,把学校民主管理推向新阶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提法,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性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识的深化。十七大报告中关于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表明我们党始终不渝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可动摇的信念和决心。
        基层民主在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伟大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七大报告对基层民主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途径等都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企事业单位的民主政治建设。十七大报告也作了充分阐述,指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推动学校民主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理论根据和指导。 这些重要精神的贯彻,将为教科文卫体工会推进民主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机遇,我们一定会抓住这一机遇,用好这一机遇,把学校民主管理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的民主管理,主要是通过教代会和校务公开两项制度来实现的。因为这两项制度具有其它制度和形式所不具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已经过了试点、推行、巩固几个阶段,目前进入发展完善阶段。发展完善阶段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是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阶段。目前,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的存在已有法可依,规范体系大致形成,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已有稳固的地位,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谐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喜的是,在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这些单位的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受到高度重视,作用发挥得好,工作不断发展,制度不断完善,已成为学校领导深感少不了、离不开的一项重要制度。但也要看到,在一部分单位,教代会和校务公开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随意性,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因此,从总体看,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建设还处于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的阶段,即初步制度化、规范化阶段。教科文卫体工会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两项制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所谓新的发展阶段,就是在目前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初步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进而达到全面制度化、规范化的阶段。全面制度化、规范化阶段的标志是: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形成从法津法规根据、全国性专门规章、地方性规定到学校各项具体制度的多层次、互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制度链条;教代会职权得到全面落实。校务公开的各项规定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教代会和校务公开的作用普遍得到较充分发挥。 这三个标志,也是今后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建设要实现的目标。其中制度完善是基础,职权落实是关键,作用发挥是目的。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要全面掌握、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基础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述和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学校实行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问题,坚定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信念。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要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努力争取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新突破,使教代会制度体系的缺失得到填补。
        三是努力推动教代会和校务公开的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使之充满生机活力,不断适应实践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是要优化代表结构,提高代表素质,使之更好地胜任代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职责。<br>
五是大力推动理论创新,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解决认识问题提供理论武器。这一点十分重要,也是目前的薄弱环节。党的十七大关于基层民主政治的精神,为推动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和原则,但关于基层民主管理工作尤其是教代会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是不可能有现成答案的,需要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广大推动者、实践者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创造。
        教育系统具有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和智力优势,具有民主管理的成功经验。 我们坚信,在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教育系统各级工会组织不仅能够不断推动学校民主管理实践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同时也一定能够推动民主管理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
(摘自《中国教工》2007年第12期)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