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伟人铜像的故事
易汉文
在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前、黄埔军校旧址、中山大学、澳门国父纪念馆分别矗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站在讲坛上,面向民众讲述其主义的铜像。这4尊铜像均为日本实业家梅屋庄吉先生赠送的。
1895年1月梅屋庄吉在香港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便一见如故,约定赞助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自与孙中山先生结为知交以来,历经30年,梅屋庄吉把援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作为他人生的主要内容和精神支柱。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梅屋庄吉悲痛万分,决定铸造孙中山铜像,宣传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铸造孙中山铜像工程1928年初开始。梅屋庄吉聘请日本著名的雕刻家牧田祥哉设计、雕刻,由日本第一流的铜像铸造业筱原雕金店主筱原金作铸造。
第一尊孙中山铜像铸成后,梅屋庄吉决定亲自护送铜像到中国。1929年2月8日,梅屋庄吉偕夫人德子、女儿千势子及随员护铜像乘“伏贝丸”由神户启航。3月4日晨抵达上海港,南京国民政府要员到上海港迎接孙中山铜像并欢迎梅屋庄吉一行。10月14日,南京军官学校举行孙中山铜像揭幕典礼,梅屋庄吉应邀出席并致词。这尊铜像几经辗转,于1983年移至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前。梅屋庄吉来华时,还携带了100尊50cm高的孙中山半身铜像,分赠给孙中山先生的亲朋好友。
第二尊孙中山铜像由梅屋庄吉夫人德子护送于1930年5月3日抵达上海,22日梅屋庄吉乘“凉州号”海轮护送铜像离开上海,28日抵达广州。31日黄埔军校召开欢迎大会。不久,黄埔军校将铜像安放在高达40米的基础座上,景象十分壮观。这尊铜像经历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仍矗立在黄埔军校旧址。
第三、四尊孙中山铜像,梅屋庄吉乘“白山丸”于1930年12月28日护送抵上海。1931年1月10日,梅屋庄吉和夫人德子乘中国“靖安号”军舰护送铜像抵广州,受到广东各界和中山大学师生的欢迎。这两尊铜像,一尊赠送给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一尊赠送给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县(抗日战争时期移至澳门国父纪念馆)。

1931年1月14日,中山大学师生到天字码头迎接孙中山铜像,运至石牌农场暂置。
1933年11月11日,中山大学建校9周年,在石牌举行孙中山铜像揭幕暨新校奠基典礼。
1934年6月,中山大学何思敬教授前往日本,带去了校长邹鲁致梅屋庄吉的亲笔信。信的全文如下:
梅屋先生大鉴:
数年不见,系念为劳,想同之也。
先生所赠中山大学之总理孙中山先生铜像,去岁中大九周年纪念时业经开幕。同时并照孙先生计划建筑石牌新校舍,本年暑假可落成一部,秋季可将农工法三学院迁进。兹因何教授思敬赴日之便,送上各种像片、拓字,请为察收是荷。
手此 顺颂
近祺
弟 邹鲁启
民国廿三年五月十八日
何思敬教授拜访梅屋庄吉时,梅屋先生向何教授透露:准备再铸3尊铜像,分别立于北平、武昌、上海。然而,“9·18”事变后,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梅屋庄吉因与中国关系密切而受到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围攻,处境艰难。加上年老多病,力不从心,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中山大学这尊孙中山铜像,广州市人民政府1954年春借去安放在中山纪念堂广场上。
孙中山铜像是何时迎回到康乐园的?按孙中山铜像基座上许崇清校长撰写的碑记,是“1956年11月12日复由我校迎置于此”。但事实上并非这样。为弄清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有关报刊资料,同时也请教过一些老领导、老同志,弄清了一些史实。广州市政府借铜像之前,铜像一直矗立在石牌中大老校园(今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广州市政府借铜像时只运去了铜像,而基座仍留在华工。当中山大学提出将铜像迎回中大校园时,华南工学院也提出了同样的请求,是许崇清校长、冯乃超副校长经过艰难的工作,省委省政府才同意中山大学将铜像迎回校园。如果当时就将铜像迎回中大,中山纪念堂广场上只剩下基座而没有了铜像,这样影响也不好。当时广州市政府请雕塑家尹积昌和詹行宪、廖加复雕塑一尊5.5米高的孙中山水泥塑像以置换铜像。经过近两年的辛勤工作,塑像终于完成。
195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中山大学32周年校庆,只进行了基石奠基典礼。当时的有关报道是这样的:1956年11月13日《南方日报》在《中山大学等高等学校集会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写道:“中山大学全体职工、学生和校友4000多人昨天下午在该校新建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基石前广场上,隆重地举行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和该校建校30周年(应是32周年,这里说的30周年可能是从1926年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时算起——笔者注,下同)大会。广东省副省长陈汝棠、中共广东省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饶彰风、中共广州市委员会第一书记王德、辛亥革命老人姚雨平、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方声洞的夫人方王颖等,以及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代表20多人参加了大会。中大校长许崇清在会上作了报告之后,主持孙中山先生铜像基石奠基典礼”。1956年11月17日《中山大学周报》第4版报道:“12日下午,我校全体师生职工和校友4000多人在新建的孙中山先生铜像石基前广场上,隆重地举行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及30周年校庆大会。┅┅随后由许校长为孙中山先生铜像基石奠基”。
根据笔者现有的资料,我以为铜像是1958年迎回康乐园的。此结论主要是从报刊报道推断出来的:①1957年10月13日《广州日报》登载的《中山纪念堂广场上将换新的孙中山铜像》一文写道:“新像铸成后,原有小铜像将迁转回中山大学校内安置”。可见此时铜像仍在纪念堂广场上。②1998年11月13日《羊城晚报》刊载了《“孙中山”安然搬家》,文中曰:“昨天傍晚,经历了40年风风雨雨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孙中山水泥塑像被丝毫无损地吊离基座,由平板车运往华南理工大学暂为保管。塑像原址将屹立一座新铸的孙中山铜像”。③1998年11月14日《羊城晚报》所载的《两代人四十年磨一“像”》文章中写道:“40年前,孙中山塑像落成时便有传媒介绍它的质料是水泥的,但光阴荏苒,它黝黑的外表已让许多人误以为它是铜质的了”。④1958年版的《中山大学》画册印有孙中山铜像。根据以上四点,我以为铜像是1958年从中山纪念堂广场迎回中大校园的。至于是何月何日,所查阅过的资料尚未见报道。敬请了解此情况的专家、学者、领导、校友不吝赐教,以祈弄清事实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