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合同职工 创建和谐科室
“诚实、友爱、敬业、创新”是我中心一直着力弘扬的文化精神,科室和部门是中心文化精神的承载者与具体体现者,没有健康和谐的科室文化,中心精神永远只能停留于口号与形式,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然而要建立一个和谐科室,有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合同职工不可忽视。我中心于2002年迁入新的医疗科研大楼以后,由于医疗规模成倍扩增,中心开始大批招聘合同制职工。近年来,这个群体的人数不断增加,在大部分临床科室,合同制医护人员的人数已过半。到目前为止,合同职工可以说遍布我中心的各科室、各专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着很多具体工作,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为中心的发展与壮大作出努力。
然而,与正式职工相比,合同职工的待遇相对较低。近几年来,他们的待遇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关注,成为职代会上的热点提案。面对这群可爱的年轻人,不少科室采取了自发性行动,以各种形式从正式职工的酬金中留取一部分来补给这些合同职工。这些科室包括肝胆科、头颈科、鼻咽科、胸科、门诊部、检验科、核医学科、神泌科等,他们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或是将科室每月的奖金尾数分给合同职工,或是让他们从小手术劳务费中分成,或是采取一次性补给的办法。据了解,以和谐科室文化著称的肝胆科是较早采取行动的科室,早在2003年,科主任李锦清教授、张亚奇副主任就关注到合同职工这一问题,在他们的倡议下,经过科务会讨论,决定从科室的活动经费中抽取部分来补助给一线的合同职工,根据岗位及资历的不同,每名合同职工每月可增加一定的收入,这一制度,他们一直坚持到今天。
合同职工的待遇问题也引起了中心领导的关注,曾益新主任在各类会议上曾多次谈到要关心合同职工,并倡导科室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拿出实际行动、以公平、公开、透明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合同职工补助方式。廖振尔书记则强调合同职工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在岗位上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患者。
最近中心已经明确倡议各科室自愿抽取一定数量的金额作为合同职工补贴以及用于科室加班补助、集体活动、学术交流、慰问探访等。相信中心正在逐步进行的定编定岗以及薪酬改革,为合同职工带来希望和曙光,让中心的全体职工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肿瘤医院 黄金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