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07年第2期 > 专题报道

播撒光明的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培增事迹简介


杨培增,我校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心副主任,眼科研究所所长,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医科)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葡萄膜炎研究中心主任。

    杨培增同志多年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他从事葡萄膜炎(一类常见而又重要的致盲眼病,此病被戏称为“眼科中的硬骨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二十余年,在科学道路上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建立起我国在国际葡萄膜炎研究中的地位,为来自全国各地和部分来自美国等国家的患者挽救了视力,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自1987年以来,杨培增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从葡萄膜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

1.揭示出葡萄膜炎发生的抗原和细胞学基础

    提取纯化了两种视网膜抗原,用它们诱导出相似于人类葡萄膜炎的动物模型,发现人、猪、大鼠眼组织中有不同的免疫细胞,在不同的眼组织中这些细胞形态、分布密度有很大不同,揭示出这些细胞是葡萄膜炎发生的细胞学基础。

2.揭示出葡萄膜炎发生的机制

    以两种动物模型和我国最常见的两种葡萄膜炎类型(VKH综合征和Behcet病)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出葡萄膜炎的两个机制和一个通路,即从ICOST-bet角度揭示出葡萄膜炎发生的Th1细胞介导机制,从凋亡及其相关分子揭示出人类葡萄膜炎与动物葡萄膜炎临床病程差异的机制,发现IL-23/IL-17通路在葡萄膜炎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葡萄膜炎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3.探讨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不发生葡萄膜炎的机制(即保护机制)——前房相关免疫偏离形成机制

    发现三种蛋白(GATA-3Tim-3IDO)、一类新的调节性T细胞(CD4+PD-1+T细胞)在其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揭示出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缺乏粒酶B是前房相关免疫偏离中细胞毒性T细胞受抑制的重要机制,这些研究和发现为从诱导免疫偏离预防葡萄膜炎发生奠定了基础。

4.葡萄膜炎的临床研究

    总结和归纳出我国葡萄膜炎的常见病因、类型及致盲规律,发现我国VKH综合征、Fuchs综合征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进展规律,提出新的诊断标准,制定出一系列治疗方案,对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先后得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每年生命科学领域仅有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名医工程项目等共1650多万元的资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部科技二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先进团队奖(2次)等。

(二)制定的葡萄膜炎治疗方案为来自全国各地和其他9个国家的葡萄膜炎患者治愈了炎症,挽救了视力

    葡萄膜炎病因众多和类型复杂,有100多种,杨培增教授率领他的研究小组经过20年的研究,总结出每种类型的临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患者的系列治疗方案。这些方案强调了系统思维、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和唯美思维(即强调用最少的药物、最简便的治疗途径、最小的副作用、最经济的成本实现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为患者治愈疾病的理念),已为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和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土耳其、以色列、越南等国家  的葡萄膜炎患者治愈了疾病,挽救了视力,并大大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已为患者节省治疗费用达几千万元人民币,更为重要的是避免了药物滥用和误用给患者所造成的各种副作用(如糖皮质激素滥用所致的股骨头坏死、胃肠穿孔等,抗生素滥用所致耐药性增加等),减轻了社会负担,这一成果在全国的推广应用已泽被了更多的葡萄膜炎患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为患者节省费用而言)和社会效益。

(三)领导的葡萄膜炎研究团队已成为国际葡萄膜炎研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杨培增教授带领他的葡萄膜炎研究团队在过去20年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针对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在SCI杂志发表论文30篇(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25篇),其中6篇发表在国际眼科实验杂志排名第一的IOVS杂志和国际眼科临床杂志排名第一的Ophthalmology上,有一篇论文发表在国际临床免疫杂志(J Aller Clin ImmunolI F 7.66)上。由于突出的研究成绩,杨培增教授被选为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成员(是目前我国唯一进入该学组的成员),目前是著名的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Mol VisionImmunol InvestIndia J Ophthalmol 杂志审稿专家,Clinical Ophthalmology 杂志编委,曾先后十余次在国际葡萄膜炎大会或相关会议作特邀报告或大会报告,如第一届国际眼内炎症和葡萄膜炎联合会议、第一届国际VKH综合征会议、第五届国际葡萄膜炎大会、第二届国际VKH综合征会议、国际葡萄膜炎专题会议、国际葡萄膜炎暨第三届印度眼内炎症会议、第六届国际葡萄膜炎大会、第二十一届亚太眼科大会和亚太眼内炎症研究组和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联合会议,在国际葡萄膜炎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还与美国、荷兰的眼科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他领导的葡萄膜炎专科和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公认的葡萄膜炎研究中心、疑难病例诊治中心和新知识推广应用中心,他所领导的葡萄膜炎研究组已将葡萄膜炎这一曾是我国眼科界最薄弱的领域推向了国际,基本上在此领域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在某些方面的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建立起我国在国际葡萄膜炎研究领域中的地位。

(四)带动和推动了我国葡萄膜炎的研究,提高了我国葡萄膜炎诊断和治疗水平

    杨培增教授在进行葡萄膜炎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同时,还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葡萄膜炎新知识推广应用工作,他独自完成了《临床葡萄膜炎》专著(2004年,143万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其他教授共同主编了《眼科学》五年制教材、《葡萄膜炎》、《眼科学基础与临床》等专著,他先后组织了5次全国眼免疫和葡萄膜炎大会和国家级葡萄膜炎学习班,先后在全国眼科大会及有关会议作特邀报告和专题讲座,还应邀在全国30余个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杭州、温州、郑州、西安、兰州、南京、福州、昆明、武汉、广州、银川、长沙、青岛、济南、乌鲁木齐、长春、合肥、南昌、海口、柳州、洛阳、郴州、南通、唐山、泉州、金华、哈尔滨、深圳)举办葡萄膜炎诊断、治疗的专题演讲40余次,听讲眼科医师达8000余人次(占全国眼科医生的1/3以上),与此同时,他还努力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我国葡萄膜炎研究输送专门人才,他培养的博士生已在北京同仁医院、上海眼耳鼻喉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等大专院校工作,已成为我国葡萄膜炎研究的重要力量。经过上述努力,已彻底改变了我国葡萄膜炎研究落后的局面,使我国葡萄膜炎研究获长足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葡萄膜炎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了葡萄膜炎的致盲率和治疗费用,为建立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