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妇女 关注乳癌——肿瘤医院举办“世界爱乳日”大型义诊活动
2006年10月28日,为了配合“世界爱乳日——粉红丝带活动”的开展,由广东省抗癌协会和我院主办的、以“关爱妇女,关注乳癌”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在我院门诊部举行。这次活动的主要宗旨是大力提倡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治和保乳治疗。我院胸科、放疗科和内科三个收治乳腺癌病人的主要科室派出了强大的专家阵容、接受各种乳腺疾病患者的咨询、解答患者的种种疑问、指导患者治疗后的日常保健以及向患者传递乳腺癌治疗的最新进展信息。义诊活动获得了患者的好评。
在这次义诊活动中,胸外科著名乳腺癌专家杨名添教授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杨教授列举了乳腺癌常见的一些高危因素,包括:1)家族成员有乳腺癌患者;2)月经初潮出现在12岁以前的;3)30岁以后才生育第—胎的;4)哺乳少于9个月甚至不哺乳的;5)自行长期使用雌激素产品及药物做美容或治疗更年期的;6)有嗜烟酒、常吃煎炸、烧烤、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他呼吁所有具有以上这些高危因素的妇女、在35岁以后最好进行定期的自我检查或到医院请专家体检.以便早发观、早诊治乳腺癌。杨教授地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越来越大、而且乳腺癌的发病率还出现了明显的城乡差异,主要原因是除了上述高危发病因素外,在大城市的妇女还增加了不少的新的危险因素。首先是辐射源的危害、如通讯设备、各种家庭电器的广泛使用、复杂装修材料等,使得各种辐射源越来越多,离人体也越来越近;其次是社会竞争令妇女们承受的各种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导致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如晚婚晚育甚至终身不婚不育的妇女越来越多;此外,很多职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习惯的西式化、长期使用含激素的化妆品或保健品。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高危因素。
在这次义诊活动中.很多前来咨询的患者都特别想了解有关“保乳”的问题.杨教授也详细作了解答。近年来,“保乳风潮”盛行,因为乳腺癌患者做了根治术后.患侧胸壁塌陷,上肢活动受限明显,不但使病人的自我形象、自尊心受到打击,还会对她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有些病人甚全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所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患者希望保留乳房、提高术后生存质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外的研究表明,对于早期的乳腺癌,采用局部手术切除并配合放疗,效果非常满意。在很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70%的乳腺癌患者选择“保乳”治疗,但在国内,“保乳”手术开展还是不多,以我院为例,据统计,每年平均仅有30例左右的患者会选择“保乳”手术,仅占7%。其实,我院早在19年前,就为一名印尼华侨乳腺癌患者做了首例保乳手术,效果非常好,病人仍健康生活在澳大利亚。杨教授指出,“保乳”治疗的推广也不是想干就干的,它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如病例的入选条件、病人的经济能力和当地的医疗水平等。还有,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乳”手术的开展。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病人而言,我国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病人,她们普遍不太重视自己的术后生存质量.认为肿瘤能切得越干净越放心,乳房“一刀切”还可省下一笔放疗费用;许多小医院盲目地开展“保乳”治疗,如筛选病例不严格,对乳腺肿瘤的局部切除后没有及时地为病人进行后续的放疗、或放疗的设备技术跟不上,反而耽误病人的病情。最后,杨教授还提议全社会都来关爱妇女,全体妇女朋友也要关注乳腺癌,平时要学会乳房的自我检查、定期到医院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疾病;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乳腺癌的治疗尽量选择“保乳”综合治疗,以提高术后的生存质量。
(肿瘤医院 辛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