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06年第4期 > 校园速递

中山一院成功为目前国内最年轻患者进行心肺联合移植


 

  927日,中山一院成功为一名年仅十五岁身患终末期心脏病的少女进行了心肺联合移植手术,这也是目前国内接受同类高难度手术最年轻的患者。
  生于粤北山区一个普通家庭的患者聪聪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五岁的时候,她已经到了艾森曼格综合症的阶段,这意味着她已经失去了常规心脏手术矫治的机会,唯一的办法是心肺联合移植。但由于聪聪太小,手术难以进行。十年之后,随着病情的加重,聪聪的心肺功能越来越差。聪聪的父母抱着仅剩的一丝希冀,带着聪聪来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从聪聪入院开始,中山一院心脏外科心肺移植方案就正式启动,各方面工作全面铺开。按照既定的方案,心脏外科全科按照分工组成了供体、受体、监护和护理四个工作单元,并且落实责任到人。全院的相关科室也积极予以配合。在927日找到合适的供体之后,当天上午1050,手术正式开始。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聪聪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从手术室安返隔离病房,至此手术成功。术后,聪聪在隔离病房内接受了严格的隔离,所有医护人员都专门配备,实行24小时专医专护,科室负责人则密切监控着病人的各项指标。在严密的监护和细致的治疗下,病人的各种并发症均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控制,恢复相当理想:术后38小时拔除了气管插管,术后第二天开始下地行走,术后一周精神胃纳已经完全恢复,各项机体指标均正常,术后三周即从隔离病房转回普通病房,术后六周已经可以外出散步。
  此次心肺联合移植的成功,既刷新了目前国内同类手术最低年龄的记录,也表明了中山一院心脏外科和移植外科手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悉,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是目前心脏外科和移植外科领域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获得成功以来,该手术目前在全世界开展不超过3000例,其中术后一年生存率仅约70%。这种手术在国内开展尚不足20例,其中大部分于术中或术后早期死亡,根据国内的统计资料,术后一月后生存的病例不足10例。该手术开展的难度主要在于手术操作精细复杂,且供体来源非常困难,治疗费用昂贵。由于涉及两个系统的重要器官,心肺联合移植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当高,移植后急性排斥、感染和出血的发生率分别达到30%20%20%。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几个大型的心脏中心能开展此项手术。

(中山一院)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