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06年第4期 > 校园速递

今年我校又有3位教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我校召开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讨会


 

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工作日前已结束,今年我校又有3位青年教师获资助。他们是: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鲁统部教授,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的李宝军教授和钟凡教授。另外,我校今年还有3人获海外和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他们的合作者是:生命科学学院的刘林教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罗笑南教授和基础医学院的黎明涛教授。
  从1994年到今年止,我校共有36位青年教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校获资助人数在全国排在第7位。

1214~15日,我校在花都召开了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杜生明副主任,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广东省科技厅雷朝滋副厅长,中山大学郑德涛书记、黄达人校长、颜光美副校长、许家瑞副校长、许宁生副校长、黎孟枫副校长以及我校历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出席,我校部分长江学者和理工医科各学院、各附属医院以及人事处、设备处、财务处、研究生院、发展规划办、科技园等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自2003年我校首次举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讨会以来,本次会议已经是第四届。
  14日下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杜生明副主任、广东省科技厅雷朝滋副厅长、复旦大学产业化与校产管理办公室蒋国兴主任分别作专题报告。杜生明副主任以“‘十一五生命学科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领域为题,介绍了生命科学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和前沿,我国生命科学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十一五生命科学战略和优先资助的领域,为我校生命科学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意见。雷朝滋副厅长在题为产学研结合的思考的报告中认为,产学研结合是现阶段我国科技工作的新亮点,也是高校科研的新亮点。国家的发展对高校科技创新有强烈需求,广东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对此的需求尤为强烈。广东省当前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广东省高校尤其是中山大学应该积极参与到其中。他说,我国高校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高校自身制度的建设有很大关系,高校应该调整科技评估体系、人事考核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以提高科研工作者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适应国家和地方对高校科技创新的需要。蒋国兴主任则作了题为大学高科技及企业的源泉的报告,介绍了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和经验。
  15日上午,会议举行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黄达人校长指出,现在全世界高校都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力度,中山大学也应该跟上这个潮流,积极投身于区域经济建设中。近年来,广东省给予了中山大学非常有力的支持,中山大学也应该为广东省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广大教师都应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从地方需求出发,努力做好科技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工作。为了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将进一步推动专职科研编制、人才引进、职务聘任等工作。
  许家瑞副校长介绍了国家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和我校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要求课题负责人申请科研经费要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做好经费预算编制,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动和学校的管理规定,科技管理部门也应该帮助课题负责人做好科研经费的申请、管理等工作,以适应新的要求,避免出现违反国家规定的现象。
  部分与会代表也在会上发言,就科研项目申请和管理、研究生培养、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校办  科技处)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