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任命郑德涛同志为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1月7日下午,我校在小礼堂召开中层干部大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三局正局级副局长夏崇源,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泽君,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海,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李志军,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张兰春,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林华景,广东省委组织部副厅级组织员万东明,广东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谭泽中等出席大会。中组部、教育部、广东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我校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校机关各部、处、室,各学院(实体系)、直属单位、附属单位、后勤集团、产业集团的党政正副职负责人、副处实职以上干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黄达人校长主持。

夏崇源同志首先宣布了中共中央任命郑德涛同志为中山大学党委书记和免去李延保同志中山大学党委书记的决定。
周济部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中山大学已取得的成绩,1999年特别是2001年原中山大学和原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山大学以来,中山大学进入了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成就显著,进步非凡。李延保书记为了中山大学改革发展事业,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中山大学的成就与李延保同志所作出的重要的、杰出的贡献密不可分。他高度赞扬李延保同志是社会主义教育家。在李延保同志离任之际,他代表教育部党组和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向李延保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周济部长代表教育部党组欢迎郑德涛同志到中山大学工作,肯定了郑德涛同志是一位合适的党委书记人选,他的到任对中山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相信郑德涛同志一定不会辜负上级组织的希望,与黄达人校长一道,团结广大干部师生员工,共谋中山大学新的更大的发展。
结合当前工作,周济部长对中山大学今后的建设和发展谈了几点看法。一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发展全局,实现中山大学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以增强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加快中山大学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步伐;三是要把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不断提高办学治校水平和驾御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
周济部长对广东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关心和支持中山大学的发展建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中山大学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方针,为国家和广东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更好的服务,以求得社会更大的支持和学校更大的发展。
周济部长最后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殷切希望中山大学在学校新的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带领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两个“为本”,即“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当中,早日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胡泽君同志在发言中首先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中组部、教育部对广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说,中山大学自2001年两校合并特别是教育部与广东省共建以来,中山大学领导班子在以李延保为书记的党委领导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刚才现场同志们的热烈掌声,是对延保同志在中大工作这些年的充分肯定。中山大学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紧紧抓住“985工程”二期正式启动的重大机遇,合理规划学科部署,优化学科结构,加快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水平显著提高,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学科建设水平有了质的突破和飞跃,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内部管理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开放的现代化大学的人事制度逐步成熟,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与李延保同志在中山大学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她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李延保同志多年来的辛勤工作和对中山大学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李延保同志退出领导岗位以后继续关心支持中山大学的工作,支持中山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她还对中山大学今后的发展谈了几点看法: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山大学的发展,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中山大学地处广东,在广东的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广东2005年所取得的成绩里面包含了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员工为广东所作的贡献和所付出的心血;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学校党政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职工队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希望中山大学服务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在广东高等教育战线当中的排头兵作用。她最后谈到,中山大学作为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大学,在广东的教育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中山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希望全校师生为中山大学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奋斗,为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延保同志表示衷心拥护中央的决定并感谢周济部长、胡泽君部长的热情讲话。他回顾任党委书记以来的工作,始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在全校党员和教职员工包括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的帮助支持下,与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真诚团结,共谋学校发展。学校党委较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世纪之交的学校开拓了新的办学的“物理空间”,构建了学科建设、科技发展的创新基地和平台,初步营造了“和谐校园”的人文环境基础,学校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在2004年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再次明确了学校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战略目标:要以国际一流大学为目标,建设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国际化、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具备了建成世界名校的基础和条件。他深深地被中山大学积淀的文化传统所感动,深深地热爱着这所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历史名校,深深地热爱着全校的师生员工和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他深情地说道,8年前被任命到中大工作还担心不知能否被中大师生员工接受,今天他为真正融入这所大学、被大家接受而感到欣慰和骄傲。他表示,学校这些年来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育部和广东省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是学校各级党政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各界校友对中大真诚爱心支持的结果。今后他将会以一名普通中大教工的身份继续关注学校的发展,以新的方式参与到学校的事业中来,相信并祝愿中山大学在郑德涛书记、黄达人校长的领导下更加根深叶茂、繁荣昌盛。
新任党委书记郑德涛同志发表讲话。郑书记感谢中组部、教育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信任和培养,感谢中山大学领导和同志们给予的支持,尤其向李延保书记为中山大学改革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同时表示有信心、有责任做好组织交给的工作,做到认真履行职责,不辱使命。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高度重视并自觉坚持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修养。二要积极主动做好工作,特别是按照中央、教育部党组和省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积极支持校长履行职责和开展工作,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与班子成员共同努力,把中山大学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三要注重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要坚持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中切实做到“两个为本”,尊重师生、爱护师生,努力为师生做好服务。四要严格要求自己。最后,郑德涛书记表示,要继续弘扬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高举自主创新旗帜,把高水平大学建设自觉主动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不断增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使中大发展得更快更好,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为广东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黄达人校长最后谈到,中山大学已经朝着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团结校园的方向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李书记对大局的把握、对中山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极力推动都很值得学习。对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岭南大学的历史所作的深入研究充分显示了他对这个学校的热爱,李书记非常务实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黄校长表示:拥护中共中央的决定,相信主要领导更换以后的中山大学领导班子必定还是一个团结的、坚强的领导集体,也希望全校的师生员工团结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周围,使中山大学的事业有更大的发展。
附:郑德涛书记简历

郑德涛,男,1950年8月生,广东五华县人,中共党员,汉族,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11月参加工作,在吉林省敦化县插队。197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0月就读吉林工业大学机械二系,任校学生会主席。1977年1月毕业留校,任吉林工业大学机械二系教师,并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期间于1980年9月至1983年5月在吉林工大机械二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10月至1987年10月赴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访问。1990年1月调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学院)任教,曾担任系副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副校长,学校党委常委,期间于1994年9月至1997年12月在清华大学精仪系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4月调任广东省科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2000年2月调任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长,党组书记,期间于2004年9月至11月在中央党校学习。2006年1月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现任中共广东省委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共十六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