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北门广场
易汉文
中山大学南校区北门广场,是广州城在新世纪矗立起的一座新地标,以其宏伟壮丽、文化气息浓郁,自建成之日起就吸引着众多的市民和游人留连忘返。人们在此休闲,娱乐,集会,成为珠江边一道亮丽景观。2001年11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视察中山大学时,也视察了北门广场这颗璀璨的明珠。
中山大学南校区(康乐园)是原岭南大学的校园。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以中山大学文理科和岭南大学文理科为主,还并入一些院校的系科,组建了以文理科为基础综合性的新中山大学,并于同年10月21日从石牌迁入康乐园。临江而建的北门是上世纪原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五十至六十年代初的正门,原有一座华表式的牌坊,牌坊门额中镌刻校名;还有一座古朴典雅、小巧玲珑、颇具岭南特色的风雨亭。这里树木参天,绿荫如盖,是珠江南岸一个亮丽的景点。在此凭栏,近观珠水鱼跃,中见沙岛荔红桔黄,远眺云山葱翠,诗情画意,尽收眼底。七十年代中期,由于堤岸崩塌,由红砖砌就、外批水坭的华表式牌坊随之倒塌。风雨亭也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被拆除。北门作为中山大学正门的地位,也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发展、新港西路的拓宽贯通而逐渐被淡化。
如今矗立在珠江南岸的中山大学北门广场,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在迎接全国第九届运动会“广州三年一中变”宏伟工程中投资数千万元修建的,于2001年11月九运会开幕前夕竣工。广场占地约15000平方米,主要由牌坊、校徽、校训、中大简史等人文景观组成。
牌坊——整个广场最引人瞩目的建筑。这座古色古香的双层牌坊,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外贴花岗岩石片。它是根据石牌时期中山大学南校门按比例扩大仿建。牌坊门额中央刻有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邹鲁先生手书“国立中山大学”六个大字。
校徽——牌坊向南约100米,是由四季常青植物构成的巨型中山大学校徽,予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感觉。
校训——北校门的西侧,镌刻着中山大学创办人孙中山先生1924年11月亲笔题写的训词:“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中山大学简史——北校门的东侧,镌刻着黄天骥教授撰写的《中山大学北门广场记》。该“记”简要记述了中山大学的历史。
广州市政府在对珠江两岸的整治中,为保持中山大学校园的完整,花巨资在中大北门路段修筑地下隧道,既能使从洲头咀至广州大桥整条滨江路临江景观和交通保持完整统一,又为修建中山大学北门广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实乃独具匠心。
(图一)原岭南大学华表式牌坊
(图二)北门风雨亭
(图三)中山大学北门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