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院"211"工程二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化学学院报道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苏锵教授主持的十五"211工程"建设子项目"稀土发光材料的研发及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项目研制的YAG:Ce3+(掺铈的钇铝石榴石)黄色稀土荧光粉已批量生产,并与发射460纳米蓝光的GaN(氮化镓)芯片封装成白光LED(发光二极管),显色指数达85。为适应目前GaN芯片产品的发射波长在460 nm附近发生变动的需要,苏锵院士课题组制备出可调整黄光发射波长的YAG:Ce3+荧光粉。该课题组研制出新型的绿色和黄色稀土荧光粉,已获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YAG:Ce3+荧光粉与发射460纳米蓝光的GaN芯片组合,制得由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的白光LED,显色指数高达92,使观察的物体更逼真。该项成果已于去年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和成果鉴定。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在研制高效荧光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研制的适合功率型白光LED用的稀土荧光粉和紫外激发三基色荧光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化学学院与广东佛山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促成该项研究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引导项目。在2003年,该项目的生产应用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20万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转自《中山大学校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