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1国际劳动节专题
2005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金发教授事迹简介
王金发,1947年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1993年1月至今在中山大学生物系任教。
王金发教授从教32年,先后担任微生物遗传学、遗传学、微生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现代生物学、细胞工程、细胞科学与社会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同时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每年的教学、科研工作量都超出规定工作量的两倍以上。
王教授坚持“爱教、爱生,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将教书育人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从1994年起采取与学生制定“师生公约”的方式,对自己和学生各提出八条要求,既对学生大胆管理,又将自己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中。同时,他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专题报告会等第二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深受学生赞扬。
从1994年起,王教授在国内率先探索“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2003年9月20日他应邀在教育部举办的“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构筑学习型社会平台”讲坛上作了题为“创建‘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演讲,使这一创新教育模式在国内产生了极大的辐射效应。2004年,他又分别于5月11~16日、7月5~11日、9月29~10月4日在中山大学和烟台师范学院举办3期全国“研究性教学和细胞生物学课程”主讲教师培训研讨班,共有来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大学等60多所学校的教师参加了培训与研讨,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此外,他还应邀于2004年6月~12月先后到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医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农学院、华南师大、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等作了10多场研究性教学的专题报告,受到极高的评价。他的“研究性教学”已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正申报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王教授一直坚持“科学研究、教学研究一起抓,用心授课”的原则,始终坚持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相结合。在科学研究方面,他自1993年以来先后主持6项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一项863项目,发表科学研究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的14篇。在教学研究方面,他自1994年以来先后主持4项、参加2项国家和广东省教学研究项目,主持6项中山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先后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多篇,其中在《中国高等教育》等教育类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2篇。
王金发教授2003年获国家首届教学名师奖,2004年获“南粤杰出教师” 称号,多次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教学成果奖, 是中山大学学生“心目中的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