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红晖、欧阳永忠荣获“广州市好家长”称号
为了表彰先进,提高全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认识,激励广大妇女以昂扬的热情和奋发的精神,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业绩、树立新风尚、建设新生活,为广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发挥更大作用,广州市妇联3月3日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其中,授予205人为“广州市好家长”。我校戴红晖和欧阳永忠两人作为广州市的好家长,荣获此项殊荣。
作为好家长,必须首先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事实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戴老师和欧阳老师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优势,科学运用了现代德育、教育学、心理学和健康医学的知识和方法,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培育孩子的综合素质,引导孩子全面发展,使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成长过程中,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健康成长为好孩子。
的确,对于好孩子的爸爸妈妈而言,他们深深懂得,孩子需要知识,更需要有优良的品质。而这,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奠定基础的。两家家长都十分重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要求也是严格的,促使孩子从小努力向上,做一个品德高尚、爱国爱家、文明诚实的人。欧阳永忠夫妇就经常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的道德法律案例,与孩子一起讨论交流体会和感想教育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和“焦点访谈”节目就是他们家庭的午餐和晚餐的“例牌菜”;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也是他们一家喜欢观看的节目。他们还经常带孩子去大学校园或社区中,参观一些历史古迹、城市建筑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游览、故事讲解和写观后感等形式,增强孩子的社会历史知识,激发孩子的文明进步意识。在网络信息时代,他们配合学校教育,注意加强对孩子的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孩子的正确信息素养。孩子在家里通过电脑上网,也非常自觉,注意识别和排除网络资讯中消极信息的影响。欧阳老师和戴老师一致认为,孩子的思想品德培养,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生活实事出发,才能培养孩子的识别、选择能力和自主自觉意识。他们注意通过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参加适当家务劳动和保持健康的日常交往方式等途径培养和训练孩子,使孩子学会生活自理,独立做好自己的事。戴老师的孩子年纪虽小,自己就会设定闹钟,起床从不需要父母叫醒。早餐也自己准备。不仅这样,每天还帮父母洗碗、煮饭、洗菜,从不娇生惯养;而且,做人非常诚实,从不跟人说谎话;取得了成绩,也不会自我满足,而是会给自己订立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而家长则更多地激励孩子,这种激励既包含着对孩子每一个成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的鼓励、赞许和肯定,也包括着对孩子错误和失败的理解和纠正。
一直以来,戴老师和欧阳老师都比较注意培养孩子自学的能力。他们深切体会到,孩子有能力自己学习,就可以激发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懂得学习对将来成才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孩子上课非常专注听讲,课后自觉预习、复习,用不着大人操心。从小学一年级至今,戴老师从未对孩子的功课进行具体的辅导,而孩子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同时,孩子还广泛阅读。因此,与同龄孩子相比,知识面较广。另一方面,戴老师和欧阳老师都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引导孩子在艺术上有所特长、学习声乐、字画,其实他们并不指望孩子就一定要获得一技之长,而是有意使孩子得到美学艺术的熏陶,在具体的学习和活动中,提升素质和能力。同时,扩大孩子的社会接触面,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然,家长自身的行为,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品格。可以说,戴老师和欧阳老师的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家长做孩子的好榜样。戴红晖夫妇和欧阳永忠夫妇,都是我校的教职工,有的担任教学科研工作,有的是行政管理干部,有的工作在临床医疗第一线,他们都是单位的骨干,工作表现非常优秀,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或获学校先进个人奖励。父母的模范行为,一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给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励着孩子向爸爸妈妈学习,做个好孩子。在单位是好老师,在家里是好家长,这是成功家长的共同经验。
(校工会女教职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