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04年第3期 > 星光熠熠

中山大学健康教师家庭简介


20047月,为增强教师的健康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健康水平,创建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和教师家庭,根据省教育工会有关文件精神,促进教师队伍人才成长,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校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在全校开展评选“健康教师家庭”活动。在各分(直属部门)工会推荐和候选家庭事迹公示的基础上,经校女教职工委员会评选和校工会常委会研究,共有以下19户家庭光荣当选。其中附属三院王清文和化学学院康北笙两户家庭更于20048月获省教育工会授予“健康教师家庭”称号。
希望全校教职工向“健康教师家庭”学习,树立现代健康观念,营造人人重健康、户户创文明的良好氛围。
 
王清文教授,硕导,三院儿科主任,其妻戴平,三院主管护师。两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多次获奖。抗非典期间,王教授身先士卒,不幸被感染;戴平日夜守护,并在隔离病房为他庆祝50岁生日,终于助他度过人生一大难关。抗非典战役胜利后,夫妻俩分别被评为广东省抗击非典工作一等功和三等功。戴平之弟于1997年去世,遗下七岁大的儿子,戴平一家照料至今。全家和睦,2004年被评为天河区石牌街五好文明家庭。这个家庭堪称21世纪健康文明教师家庭的典范。
 
康北笙教授和丈夫刘汉钦教授都是化学学院博导,求真尚实,治学严谨,以德治教。康教授是省政协八、九届常委,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刘教授多次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捐资650万倡建化学大楼——丰盛堂,还特别设立了丰盛奖学金,在学子中树立求实创新团结的学风。他们参加了中大老教师网球俱乐部,并时常游泳。夫妻两人恩爱豁达,人际关系良好,子女在美国学有所成,事业、家庭均令人称道。
 
微创外科教授吴志棉和丈夫苏爱云(整形外科主任、教授)都在中山一院从医教学,工作上殚精竭虑,生活中其乐融融,静则读书赏曲,动则爬梯散步,周末全家出动逛街买菜,愉快温馨。在父母的熏陶下,两个女儿也都选择了医学作为自己的事业,分别正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每周定期打2个小时羽毛球,并经常组织和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余敏斌,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硕导,兼任中山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妻子邓大明,中山眼科中心眼肌科副主任。儿子就读于华附六年级。余教授一人身兼多职,不辞劳苦,成就显著;邓主任热心社会工作,常为幼儿园、小学做科普讲座和咨询;繁忙之间不忘一家人出外游玩锻炼,堪称一个健康美满、和谐幸福的好家庭。
 
梁碧玲,二院博导,2003年获全国抗非典先进个人称号。丈夫俞洪林是三院教授、医生,儿子也是市一院工作,一家三口经常在一起讨论病例,不断切磋,共同进步;业余时间则一起到户外登山、打网球、游泳。他们还热心公益,积极捐赠。梁教授定期到一些贫困市县做技术扶贫,组织同事支援边远山区的医疗工作,深受当地群众赞扬。
 
汤庸,信科院副院长、博导,01年入选省“千百人”人才工程;妻子毛承洁,现任软件学院教学秘书,已出版著作3部。闲时夫妻俩喜欢一起下厨、散步。儿子学习小提琴9年,热衷篮球运动,并多次在学校举行的长跑竞赛中折桂。
 
朱爱东老师现任人类学系民族学教研室副主任,任教13年来每年均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参加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丈夫在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珠江医院呼吸科工作,去年被评为“全军抗击SARS先进个人”。读六年级的儿子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一家人利用周末一起跑步、打羽毛球,平日更互相提醒做“十分钟体操”或“十分钟跳绳”,由此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赖剑煌,数计学院博导、民盟中大总支副主委,曾获商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妻子陈丽娥,中大机关党委秘书,曾获黄桂清奖励金、中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儿子是中大附小五年级的“三好”学生。赖老师一家互敬互爱,乐观豁达,与人为善,经常运动,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不定期召开“家庭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各尽义务,共同进步。
 
吴仁海,环境学院硕导,为人和蔼,处事乐观,曾获省科技奖四项;其妻曾信娇,学院院办公室秘书,工作勤恳;吴老师经常组织家人晨跑、打羽毛球,并注意对小孩情操的熏陶,读华附初三的儿子吴翔在父母的培养下充分发挥潜力,他制作的班徽在学校获得一等奖。
 
扶青,岭院副教授,爱岗敬业,更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军嫂”,在她的支持下,丈夫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还获得一枚军功章。扶教授坚持冬泳已达十年,2003年获得中大女子中年组50100以及800蛙泳三项冠军。平日一家人经常聚在游泳池锻炼切磋,女儿上幼儿园时已学会游泳。
 
吴伟康,博导,中大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妻子蒋伶俐,一院理疗科主管技师。吴教授坚持每天半小时的太极拳锻炼,并经常与夫人一起锻炼。女儿吴玉多次在暨大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
 
颜学军,外院副教授、硕导;爱人郭汝丽,测试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儿子颜峰是中大化工学院学生。颜学军老师爱岗敬业,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学生的好评。颜教授家庭气氛融洽,夫妻恩爱,处世乐观,积极向上,积极参加文艺体育活动,更在学校举行的家庭运动会上获得并列第二名。
 
尤黎明,护理学院院长、副教授,曾任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护理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等职,长期刻苦钻研业务,撰写发表了20多篇论著。去年婆婆不幸骨折,尤院长为了不影响任省文联办公室主任的丈夫工作,主动挑起照顾病人的担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儿子从小学会独立,学习自觉,2003年顺利考进大学。
 
赵明,肿瘤防治中心主治医师,妻子曹烨是该院研究实习员。夫妻俩孝顺老人,互相扶持,赵明全力帮助妻子考研,曹烨则耐心地教丈夫打网球解压,网球成了夫妻间的共同爱好,更增进了感情。去年11月,一个小生命诞生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了无尽的甜蜜和乐趣。
 
蔡沛祥教授,化学院博导;妻子杨舜娟,副教授,该院图书馆长。一家四代同堂,皆热爱锻炼:蔡教授学生时代是体操运动员;近年仍坚持推自行车跑步回家,一步两级登上七楼;杨教授热衷太极拳;杨教授的母亲早睡早起做“香功”;两个女儿女婿周末都相约远足或打球。家里可爱的第四代也是个小小运动员,四个月大就代表新港街参加海珠区的“健康宝宝爬行大赛”!
 
贾保国,基础医学院副教授,中大教工羽毛球协会会员,曾在校内男双比赛中获第三;身为护士长的爱人去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女儿屡获中大附中数学及物理竞赛一等奖。夫妻俩常为年青人牵线搭桥,至今已成功介绍三对。一家人乐观向上,关系融洽,膳食科学,对多个体育项目兴趣浓厚。
 
赖小敏2000年赴美进修,但心系祖国,三年后毅然返国在基础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工作;妻子在本校眼科中心,是一位公认的贤妻良母。读六年级的儿子曾获东山区少年作文一等奖,还是校男篮主力。游泳和郊游是一家人周末的“必修课”。
 
曾星舟,环境学院副教授,2000年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赴南极考察,海上旅途漫长而辛苦,曾教授却通过在甲板上跑步、在船舱打篮球来坚持锻炼,更在南极登山赛中夺冠。妻子胡子逊在广州工行工作,对丈夫长期在外十分体谅。一家人经常抽空打羽毛球、散步、郊游、摄影等,锻炼身体,怡养性情。夫妻俩还鼓励孩子发展兴趣,儿子已被大家公认为小小动物学家。
 
李英,国际交流学院教师,2002年考取博士研究生,与人合编两套教材;爱人在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工作,2000年评上主任编辑。李老师每周跳健身操、练器械,爱人常与同事打乒乓球,周末则邀约几个家庭一起打球爬山。长期锻炼使一家人精力充沛,刚满6岁的儿子已超过1.2,人见人爱。
(校工会)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