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南粤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事迹简介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进一步激励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事业,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总工会、省教育基金会决定于今年教师节联合开展评选表彰“南粤杰出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活动。我校王金发教授等14人光荣获奖。
2004年“南粤优秀教师”得奖者:
程信和,法学院教授,任教授以来,年均工作量高达800多学时,教学科研总量在历年考核中位于全院前列。五年多来,出版个人专著1本,主编著作、教材4本,参编教材、著作2本,发表论文25篇,其中有7篇论文被别的刊物全文收入(转载),2篇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两个项目;接受地方、企业委托研究项目多项,获得资助共100万元。1987、1991、2000年先后被评为中山大学先进教工,1999年、2001年获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著作二等奖;2002年获教育部组织评定的全国优秀法学教材一等奖。
古南永,教育学院副教授,承担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2003年他作为主讲教师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课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2年被评为中山大学师德标兵,2001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校优秀心理咨询员,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
陈六平,化工学院教授,完成及现主持多项省、部、校级教学教学研究项目;主持完成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各一项;现主持国家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与古练权教授共同主持广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一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广东省“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社会发展)和广州市东山区科技局研究项目各一项。参与编著教材一部;已在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8篇、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2001年获中山大学第四届教学成果二等奖,被评为化学学院“师德建设积极分子”;2002年获中山大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奖”一等奖,被评为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先进工作者;2003年获中山大学“蔡冠生奖教金”和化学学院“53奖教金”。
叶春生,中文系教授,承担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讲授任务,2000、2001、2003连续三年教学科研业绩考核名列全系前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30余篇,出版多本著作。主持各级科研项目多个,近年来年均科研经费保持在20万元以上。曾获广东鲁迅文艺二等奖、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二等奖、广东首届民间文艺著作评比一等奖。
保继刚,地理学院教授,出版著作10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重点基金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1项、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基金1项;主持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广东省旅游发展战略,湖北省旅游发展规划,桂林市、苏州市、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各类旅游规划项目30项;创建的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已发展成为中国旅游研究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1992年获广州百名教育新秀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中青年奖,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李志兵,理工学院教授,1996年以来主讲本科、研究生多门课程,主持国际计算物理工作月7次。发表学术论文52篇,SCI、EI收录31篇,被国际会议邀请作报告4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跨世纪人才计划1项,博士点基金1项,中德合作项目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加973项目1项,优秀创新群体项目1项,863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计划)2项,广东省教育厅1项,广州市科技局项目1项等。入选2002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员,2001年9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两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仲英,数计学院教授,承担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1997年以来,发表主要论著2部,编辑论文集2部;发表论文12篇,其中发表于国际SCI期刊主要论文9篇;主要研究课题8项,其中国家基金2项,省部级3项,校级3项,经费总额达到47万多元。 1997年获“微分方程广义差分法的研究”三等奖,1999年获中山大学许崇清教育基金奖,2003年获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奖。
林卓然,信科院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及研究工作,2001年被教育部聘任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已编著15本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主持开发了多项具有一定规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1996年主持承担教委直属高校专项基金项目“标准教学微机室”(30万元),1996~2002年先后主持完成三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2002年获中山大学蔡冠深奖教金。
文剑明,基础医学院教授,已培养多名硕、博研究生。曾负责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9项,另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7项;先后在国外SCI收录的医学杂志发表英文论文12篇,在国内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1多篇;发表教学改革论文6篇;作为编委参与医学本科生、七年制、八年制《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教材和题库的编写,合共6部,另参与3部病理学专业书籍的编写。1998年获中山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胡国亮,附属一院教授,主编教学专著2部,教学论文2部,科研专著2部,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现参与两项省级科研课题。获校级优秀教师3次,获校级先进工作者4次,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1次,获广东省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1次,获卫生部部属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1次。
林斌,管理学院教授,所教研究生课程学生评价年年优秀。在全国最高会计学术杂志《会计研究》发表论文5篇,其他杂志10余篇。出版论著2部,主编教材1部,任副主编2部,累计文字约40万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财政部项目2个、铁道部项目1个、广东省财政厅项目2个、企业委托项目1个,累计经费34.7万元。1986~1998在华东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卓著,屡获奖励。2000年获中山大学“安泰”奖,2002年获评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998、2000、2001年分获中国会计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
汤美安,附属三院教授,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工作40年,主要参编教材5部。2001年9月获省教育厅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1月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1月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998年获校级优秀教材三等奖,1988年被评为省高教学院先进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卫生部优秀教师、省高教系统教书育人先进教师,1993年获学校文鹏凌夫妇教学奖金,1998年2月获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12月获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9月被授予中山大学“十佳”师德称号。
2004年“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奖者:
戎铁华,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13名。发表论文6篇,承担科研课题5项。1995年获国务院科级人员“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广东省白求恩医务工作者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