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04年第2期 > 专题介绍

加强制度建设 坚持求真务实努力开创工会教代会工作的新局面——中山大学2003年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2003年,校工会在学校党委和省教育工会的直接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国工会十四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实施《工会法》;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为主题,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民主制度建设,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各级工会干部、全体会员和代表的支持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工作计划和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我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现在,我代表工会常委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代表们审议。
一、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是我校正式启动东校区建设、推行教师聘任制、夺取抗击非典胜利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我们在工作中确立四条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围绕学校中心开展工作;三是坚持制度建设,规范工会工作;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服务。一年来,校工会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重点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双代会”制度,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1、成功召开“双代会”,讨论审议学校改革、发展大事
200373日至5日,我校成功召开合校以来首次“双代会”,即中山大学六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十七届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大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学校的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认真听取了四位校领导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学校工会工作报告》、《中山大学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工作报告》和《中山大学2002年度财务执行情况和2003年度财务预算情况报告》。会议讨论、审议了《中山大学教师编制核定、职位设置与职务聘任规程》,审议并通过了《学校工会工作报告》、《教代会提案工作报告》、《中山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规程》、《中山大学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规程》和大会有关决议,选举产生了工会第十七届委员会。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山大学首届女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女教职工委员会。通过讨论、审议这些报告、改革方案、工作规程,进一步加强了教代会制度的建设,推进了校务公开,促进了学校重大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科学化,维护了教职工的民主权益,激发了教代会代表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调动了广大教职工为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认真做好提案的处理落实,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进
在本届一次会议上,大会共征集提案194件。会后,提案工作委员会及时召开会议,对提案进行分类、审查和立案。学校领导主持召开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布置提案落实工作,明确答复要求和期限。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如党办、校办、总务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人事处、保卫处等单位第一把手亲自抓提案的处理和落实工作。对提案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的马上给予办理落实;对一些受条件所限,一时难以解决的,向提案人作说明解释。通过抓提案的处理落实,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进,解决了一些教职工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受到教职工的欢迎。
3、建立二级“双代会”制度,促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建立二级“双代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学院(单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途径。为此,校工会在总结历年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动二级“双代会”制度的建设。在各学院(单位)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分工会、直属部门工会主动配合、积极开展工作,截止至20031231日,在全校32个学院(单位)中(新组建单位除外),已有27个学院(单位)先后召开了届中和首届“双代会”,占学院(单位)总数的83%以上。其中,有12个学院(单位)是在2003年首次召开“双代会”。
4、坚持教代会团长、工会主席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讨论、审议学校大事
在“双代会”闭会期间,校工会坚持教代会团长、工会主席联席会议制度,主动参与学校改革,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一是围绕学校大事和教职工关注的问题,提出会议议题,邀请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会介绍情况,如请人事处、房地产处到会介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教职工住房、物业管理和校园环境综合治理等情况,并解答到会人员提出的问题;二是三次组织各代表团对《中山大学管理人员职位设置与职务聘任规程》、《中山大学实验室工作人员编制核定、职位设置与职务聘任规程》和《中山大学图书资料人员编制核定、职位设置与职务聘任规程》进行认真的讨论、审议,并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工作的开展,既保证了学校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又从源头上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充分发挥宣传教育职能,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1、大力树立先进典型,促进师德医德建设
在学校改革、发展和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校广大教职工爱校敬业,勇挑重担,辛勤耕耘,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重奖和表彰。校工会和各分工会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推荐评选工作的同时,通过校报、宣传橱窗、网络和《中大教工》及时宣传他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使广大教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各级工会组织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利用院刊、宣传栏宣传先进典型,举行表彰大会、座谈会、茶叙会,大力宣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向上,促进教职工队伍建设。
2、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活跃教职工业余生活,增强教职工凝聚力
充分发挥工会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既有利于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又能在活动中加深情谊,增强凝聚力。2003年,校工会精心组织了“中山大学首届教职工乒乓球大赛”、“中山大学第二届教职工合唱、舞蹈比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在各学院(单位)党政工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参赛人数和参赛质量都创最好水平,校领导以及各学院(单位)的党政工负责人与本部门教职工同台表演,同唱一首歌,充分显示了中大人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各分工会、直属部门工会也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具有特色的文体活动,如肿瘤防治中心分工会在年初举行“教职工登高楼比赛”、管理学院每年举行“百歌颂中华”文艺晚会、基础医学院分工会举行“广东科艺杯象棋冠军应众比赛”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加强了学校与院系、领导与教职工、校区与校区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教职工的感情,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此外,校工会还组织教工羽毛球队参加了广州地区高校教职工羽毛球大赛,经过奋力拼搏,获得亚军。
3、发扬互帮互助精神,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有感于我校广大医务人员在抗非典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贡献,5月中旬,校工会倡议教职工捐款设立“人民健康卫士基金”,得到了全校广泛响应和支持,全校师生员工和单位共捐款32万多元,用于今后全校在防治重大流行病斗争中医疗卫生部门的奖励和困难补助等方面。同时,校工会响应上级号召,发动我校教职工参加社会公益捐款活动。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踊跃献爱心,为“百万行”捐款25600元,向“教育基金捐款68194.87元,为甘肃贫困学校捐款3000元。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我校教职工爱国忧民、胸怀大局的高尚品德和互助精神。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
1、重视解决教职工关心的“难点”问题。我校教职工多,校区较分散,文化体育设施不足,开展教职工业余文体活动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校工会采取与学院(单位)共建“教职工小家”的办法,从自筹资金中拿出近30万,资助分工会、直属部门工会“教职工小家”的硬件建设。各学院(单位)党政领导对此也十分关心和支持,在教学、科研、办公用房和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奖金、腾出场地,修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桌球室、健身房,建起了职工俱乐部、教职工文化活动室等,为教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硬件保证。
2、关心教职工子女升学问题,热心为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高考前夕,校工会印发了教职工高考子女情况调查表,对参加高考的教职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召开家长会,指导填报志愿。在招生录取期间,校工会安排4名专职工会干部,负责跟踪落实高考子女家长的意愿,加强与有关高校的信息沟通,较好的解决了151名子女上大学问题,深受教职工的好评。
3、努力为特困教职工排忧解难。春节前夕,校工会自筹3万多元,上门慰问28户特困教职工。在抗非典斗争中,我校附属三院医生邓练贤和附属二院救护车司机范信德以身殉职后,校工会又拿出3万元慰问两位烈士家属和承担“抗非”重任的医院干部职工。附一、附二、附三医院分工会积极配合党政部门做好抗非一线职工的后勤保障工作,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做好服务。教职工生病或住院,各级工会都及时组织慰问,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送上温暖。如管理学院每年拨给分工会3万元建立教职工重大疾病基金,专款专用,基金最高额保持在20万元内,对患重大疾病的教职工每次补助1万元,较好地解决了特困教职工的经济困难。
4、积极开展健康宣传,增强教职工自我保健意识。校工会与有关单位举办“中老年健康知识讲座”、“医学健康讲座、“眼部保护讲座”、组织有关专家为教职工义诊,并出资近3万元购买《教师,祝你健康》一书赠送给每一位会员。同时,校女教职工委员会大力推广“女教职工安康保险”,认真做好续保和扩保工作。到200312月底,南校区已有502名女教职工参加了安康保险,其中,续保1308份,新投保423份。校工会福利委员会主动参与每年教职工体检方案的制定,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并提出改革体检项目的方案,维护教职工的健康权益。
(四)重视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1、加强对新组建单位的工会建设指导工作。附属五院、产业集团是我校新组建的单位,职工人数都在千人以上,为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校工会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哪里有企业有职工,哪里就要组建工会”的工作要求,加强对新组建单位的工会建设指导工作,校工会负责人多次与上述单位党委协商组建工会问题,研究组建方案。在附属五院、产业集团、医学部党委的支持、关心下,成立了工会筹备小组,完成了科、室部门工会、工会小组的组建工作,并准备在今年成立分工会。
2、完成了校工会机构设置、岗位设定方案的制定工作。为了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根据学校推行聘任制的要求,校工会对内部机构设置、岗位定编、职责划分进行重新制定。
3、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理论水平。一年来,校工会、数计学院、化学学院、附属一院、眼科中心、环境学院等单位的工会干部注意结合工作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新思想、新举措,研究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思考新时期高校工会履行职责的新办法、新途径,撰写论文近20篇。在2003年度广东省教育工会直属基层工会调研成果44篇论文评选中,我校工会和分工会共提交14篇论文参评,获得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优秀奖11篇。论文参评数和获奖数均名列全省各高校工会第一。数计学院程月华同志的论文被推荐参加中国科教文卫工会优秀论文评比获得“优秀论文奖”。
4、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工会工作规范化、民主化。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四大精神,实现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新一届工会委员会注意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会的内部管理。一是坚持工会常委会制度。对重大问题提交常委会讨论决定;二是坚持教代会团长、工会主席联席会议制度,对事关学校大事和教职工关注的问题,提交联席会议讨论、审议;三是坚持每周一次办公会议,明确一周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四是坚持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工会内部管理机制。如规范了工会公文的呈批、流转、制作、发送流程,《中大教工》编制工作程序,信息网上发布工作程序,提案工作程序和工会会员管理工作程序等;完成了《中山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规程》、《中山大学二级职工代表大会与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规程》和《中山大学工会委员会委员、常委、正副替补的规定》等制度的建立。同时,完成了《中山大学教代会提案工作规程》和《中山大学合同制人员入会暂行规定》的起草工作,准备提交“双代会”二次会议讨论、审议。
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按照校党委、上级工会的要求和广大会员的期望尚有较大差距,主要是教代会、工会的制度还不够完善;部份学院(单位)“双代会”制度尚未建立;各学院(单位)的教职工小家建设发展不平衡;对分工会的指导、协调、帮助还不够;工作不够深入,联系教职工的面还不广;工会干部的理论学习、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需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二、2004年工作设想
2004年初,学校在珠海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提出了我校新的发展目标为:“以国际一流大学为目标,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国际化、综合性大学”。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体中大人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责任。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工会工作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工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增强工会的活力和教职工的凝聚力;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为主题,继续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发展。
() 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推进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
1、加强教代会提案工作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效率。
2、建立健全二级“双代会”制度,力争在今年内完成全部学院(单位)的“双代会”制度建设。
3、继续推进校()务公开制度,加大对校()务公开的监督力度。
4、建立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针对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关注的问题进行巡视检查,提出巡视报告,供校领导决策参考。
() 认真履行工会职能,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
1、积极参与学校各项重大改革方案和涉及教职工利益的政策、规定的讨论、审议,从源头上维护好教职工合法权益。
2、配合学校做好教职工住房工作、物业管理工作和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3、加强青工、女工工作,根据青工、女工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有特色的活动。
4、深入群众之中,调查了解教职工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
()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会工作水平
1、创建“学习型”工会,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各级工会干部都要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学习新兴、现代的管理理论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机制、新方法和新途径,全面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2、加强调查研究,解决新问题。各级工会组织要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各级工会干部要安下心来了解教职工情况,静下心来研究教职工问题,专下心来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切实提高工会组织在教职工心目中的地位。
3、继续推进教职工小家建设。一手抓二级工会办公室或教职工活动场地的落实和建设;一手抓二级教代会、工会组织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努力把各级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工作到位、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教职工之家。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