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工会风采 > 中大教工 > 2004年第2期 > 特别报道

我校喜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本刊讯  2003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广大职工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涌现出一大批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了表彰先进,激励斗志,进一步调动全国亿万职工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向412个先进集体颁发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向1017名先进个人颁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山大学喜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429上午,在珠岛宾馆举行的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美南同志从省领导手里接过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接受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体中大人的崇高荣誉。
  自1980年初中山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来,学校党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教代会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在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教职工聘任制改革,积极建设和改善教职工住房、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使工会和教代会同步发挥作用,使工会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使教代会成为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机制和基本形式,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迅速提升。
  2000年珠海校区投入使用,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的办学空间,成为高校异地办学的成功典范;2001年两校合并,使学科结构明显改善,学科布局更趋合理,科学研究有了新的突破;部省共建高水平大学,使学校跻身于“985工程”行列,为学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夯实了基础;坚持“立足广东,面向海外,辐射全国”,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持;坚持以人为本和制度创新,推行“百人计划”和人事聘任制度改革,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并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积极示范;作为全国最早、最大范围经受SARS考验的高校之一(去年1月以来,我校共有115位医护人员感染SARS),学校党政恪尽职守,沉着应对,在预防、医疗、科研攻关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有益的成果。
近年,我校工会先后八次荣获省、市教育工会和省高教部门授予的“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工会”等光荣称号,连续六次被省、市教育工会评为“先进职工之家”,1999年分别被中国教育工会和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学校民主管理先进集体”和“文明单位”称号,2000年被中国教育工会授予“全国教育工会先进集体”称号,2001年被省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2002年被广东省厂务公开领导小组授予“厂务公开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中大人将继续发扬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校工会罗永明)
()
投稿信箱:zhongdagonghui@126.com 电话: (020)84111291、84112075 传真:(020)84113328、8411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