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努力推进工会工作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深刻阐述了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意义,也为高校工会在新时期做好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工会法》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以创新的思维谋划工作,以创业的精神开展工作,以创优的态度做好工作,努力把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推动工会工作创新。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有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是一种思想观念,思想方法。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工会建设已有50多年的历史,工会工作传统多、规矩多、经验多,容易产生思维定势,导致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有的工会干部认为,工会已有一套完整的机制,一套完善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照着老规矩干就行了。这种思想从一个侧面说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在新时期,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面对这种新变化,广大教职工对自身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深感学校的改革发展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民主意识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觉性、迫切性也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努力开拓创新,改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来维护教职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因此,作为高校工作组织、工会干部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形势所迫,任务所驱,职能所求,工作所需。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把创新当作自己的重要职责和工作要求。只有这样,工会工作才有新的作为,才会出现新的局面。
其次,在思想观念上要有创新精神。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敢想敢为的精神。应该指出,工会工作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完全从旧观念、老框框中解放出来。在工作中还存在等(上级文件)、靠(领导批示)、要(现成经验)的思想倾向。这种求稳怕变、按部就班的工作作风,推动不了工会工作创新的实践,实现不了创新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任何一种改革创新,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特别是改变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框框,思想上会有阻力,工作中会有压力。这就要求工会工作要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既要正视困难、迎难而进,又要有一股朝气、一股锐气,保持奋发有为、昂扬进取的精神斗志去战胜困难,开拓创新。在创新实践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检查衡量工会工作创新是否符合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否有利于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要防止和克服简单急躁的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深入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情况、新问题,不断拓宽工作新思路,使工会每一项工作既充分体现实事求是的原则,又蕴涵着创新精神。
第三,在工作谋划上力创新思路。工作谋划是做好工作的前程。没有新思路就谈不上工作创新。工会工作也不用例外。一方面,我们要把多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的好经验、好制度、好传统、好作风加以继承和发扬,并结合形势的发展不断充实新的内涵,使之不断充实新的内涵,使之不断增强时代性和现实感,推动新的工作实践。另一方面,随着形势的变化,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工会工作将不断面临新情况、涉及新领域。过去可行的规章制度现在不一定适应了,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现在不一定管用了。新的工作任务、新的工作领域要求工会干部要用新的阳光审视工作,用新的观念谋划思路,认真分析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工会工作的新路子。当前,从拓宽工作思路的角度,工会工作要着重在实现“五个转变”上下功夫:即从以问题活动为主向注重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转变;从单纯的福利工作向突出维护职工合法的政治、经济、文化、健康权益转变;从松散型组织管理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转变;从校一级管理为主向工作重心下移,发挥学院二级工会作用转变;从忙于日常事务向深入调查研究,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提供指导、咨询服务转变,使工会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的任务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不断拓展新思路,推动工会工作上水平。
第四,在工作实践中努力创新机制。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实践,实践是创新的基础。作为工会干部一定要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推陈出新。特别是在贯彻落实教代会四项职权和全面履行工会四项职责的工作实践中,要注意了解掌握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工会工作新的载体、途径和方法,努力从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逐步构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和广大教职工实际需求的工作体制和运作机制。比如在工作指导思想上,如何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调动和发挥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在维权方面,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依法对教职工的政治权益、劳动权益、文化、健康权益的维护,把教代会四项职权和工会四项职责落到实处。教职工队伍素质建设方面,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推进师德、医德建设;帮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在工会自身建设方面,如何进一步规范内部工作的运行机制,改进和创新规章制度,确保组织健全、职责明确、运作规范,服务优质高效;如何进一步加强工会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干部参政议政、维护合法权益的素质和能力,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教职工拥护的工会干部队伍,等等。总之,工会工作的内容广泛、课题很多,等待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我们要大胆实践,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及时总结,不断推进工会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校工会 罗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