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会风采 > 先进表彰 > 先进集体

2018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创建于1987年,多年来致力于急危重症的诊治与研究,在医教研领域和学科建设方面成绩卓著,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十,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华南地区首家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一、技术精湛,勇担社会责任
        急诊医护团队是一支爱岗敬业、技术精湛、朝气蓬勃的学科团队,是“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的践行者。
作为医院重要服务窗口,为社会提供全天候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急危重症诊治服务,年诊疗人次30余万,年院前急救3000余人次,位居广州市前列。率先将床边快速检测等技术应用于院前急救,外院救护车转入的危重症逐年提升15%以上,危重、疑难、复杂病例比重每年增长15%以上,区域辐射能力强,慕名而来自于江西、广西、湖南等省外患者占留观人数的40%以上。
         2017年医院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独立的急诊科监护病房(EICU)并高效运作,科学优化了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急诊留观、急诊病房和EICU的“五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可快速实现多学科医护合作院内协同救治,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常规开展主动脉球囊反搏、血流动力学检测、血液透析、序贯性亚低温等高精尖医疗新技术服务,为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断与专科收治,实施安全、高效、无缝隙的一体化救治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抢救成功率98%以上。
        医乃仁术,急诊科更是勇担社会责任。年均妥善诊治“三无”人员30人次。积极承担并成功处理多起如深圳光明新区山体滑坡、公共汽车群体伤、昆山爆炸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卫生救援,圆满完成亚太财富论坛、金砖五国运动会、中国俄罗斯青少年运动会及每年的广州国际马拉松等医疗保障工作。
        二、医教研齐头并进,硕果累累
        急诊科人在充分传承先行者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女职工团队在我省乃至全国急诊学术界有相当的影响力,她们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级科研基金项目多项,撰写并发表SCI论文50余篇。她们乐于奉献、勇挑重担、锐意进取,将急诊科打造成了“综合实力强、救治水平高、教学上档次、研究有成果”的华南地区重要的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急诊科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实力雄厚,依托灾难医学培训平台、急诊与灾难医学培训学院,长期承担国内边远地区和省内多层次急救师资培训工作。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医生护士100余人,更远赴西藏、江西、贵州毕节等老少边穷地区开展技术帮扶,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急诊科不断完善专科护士培训制度与管理方法,实施分层级、全员规范化培训,注重临床思维、沟通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护士理论水平及操作能力,打造了一支业务水平扎实、应急处置能力强和沟通技巧有艺术的护理团队,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服务。
        医护团队精诚合作,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建立了多学科联动、医护合作的质量品管圈——“执信圈”,先后开展了“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缩短胸痛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等系列活动,提高了抢救效率和服务能力,得到行业表彰和群众好评,近年来患者满意度均在98%以上。
        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执着于信仰,无愧于专业。在取得的成绩面前,急诊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64月,急诊科同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联合共同打造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灾难医学培训平台。201711月成立急诊与灾难医学培训学院。2017年按紧跟分级诊疗要求重新设置功能区域,成立胸痛中心、抢救诊断中心、创伤急救中心、急性卒中中心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急诊女职工们将继续保持优良作风,再接再厉,执着于这份单纯的信仰,用更加优异的成绩,争创全国一流,争做行业标杆!

(发布时间:2018-06-04)